懂點法律的朋友應該知道,如果一批貨物由A國運往C國途經B國時,原則上需要接受始發地A國、AB國交界、BC國交界以及目的地C國的海關檢查共計四次,如此一來就可能會拖慢行程,影響物流效率。
那么我就在想,有沒有一種互通機制或者擔保協議,能夠省略AB、BC兩國交界的過境流程,從而縮短物流時間呢?當然有,這就是我們要講的國際公路運輸系統——Transports Internationaux Routiers(TIR)。
什么是TIR運輸
TIR,既是一則公約,也是一個系統,更是一種運輸模式。
為什么說它是一則公約?
1948年,國際道路運輸聯盟(IRU)在瑞士日內瓦成立,其目的是為了恢復受二戰影響的歐洲經濟,IRU最初是由八個歐洲國家的客運與貨運道路運輸協會自發成立的聯盟,后期加入聯合國并受后者監管。
次年,IRU提出“為貨物通過不穩定邊境的物流行為提供信譽擔保”的想法,并為此起草了一份政府協議,1959年,聯合國通過了該協議,并正式命名為《國際公路運輸海關公約》,即《TIR公約》。
為什么說它是一個系統?
《TIR公約》不僅促進了戰后歐洲的經濟復蘇,在一定程度上也為后來的國際跨境貨物運輸領域的全球性海關便利通關系統奠定了基礎條件,目前該系統在全球擁有76個締約國,各國都贊成簡化國際運輸領域內的行政手續,進而為國際公路運輸提供便利。
為什么說它是一種運輸模式?
TIR的存在,簡化了過境流程,不僅降低了海關當局和物流公司的管理成本,同時它大幅縮短了過境等候時間,節約了時間成本與資金,從物流的關鍵節點中找到了提升效率的方法。
說了這么多可能有點繞,用一句話總結:TIR是國與國之間的物流擔保人,加入之后可以大幅縮短始發地與目的地之間的過境流程。既然如此便利,那么普通司機有沒有機會能夠進入該系統開車呢?
如何獲取TIR運輸資質
上文提到,TIR是全球通用的國際海關中轉和擔保系統,在實際情況中,則為以下表現。
攜帶相關運輸資質的車輛在完成A-C這樣需要跨兩次國境的運輸任務時,全程只需要一次裝貨、施封,并且沿途無須繳納過境擔保費用,過境海關原則上也不查驗、不開箱,核對TIR證信息、海關關封等相關信息之后即可予以放行。
在我國,如果想要取得TIR的運輸資質的話,可以登錄中國道路運輸協會(CRTA)官網進行相關證件的申請,而且必須滿足下圖中的最低要求和限度條件。
因為是英文原件直譯而來,某些語境可能會讓大家看得有點蒙,家哥就用大白話給大家翻譯了一下:
a、從事過正規的國際運輸工作,完全無障礙的英語交流和讀寫能力;
b、足夠有錢,申請TIR證需要繳納擔保金,如果途中發生《TIR公約》認定的違章,也需要支付高額罰金;
c、熟讀《TIR公約》,并懂得如何利用里面的規則為自己爭取正當權益;
d、從未進行過走私貨物、偷稅漏稅等違法行為,申請人必須是遵紀守法的好公民;
e、申請人要向經過認證的本國TIR擔保協會提交書面承諾書,也就是上面說的中國道路運輸協會(CRTA),承諾你會遵守《TIR公約》的相關法律條文。
除了上述條件以外,整個運輸過程必須包含至少一趟公路運輸過程,這也是TIR運輸最基本的一個條件,畢竟這是一個國際「公路」運輸公約。
TIR運輸對從業人員、車輛有什么要求
有些卡友可能會將TIR運輸和我們國內散戶全國飛的游擊跑法劃等號,區別就是前者跑得地方更多、范圍更廣了。
不少愛鉆研的卡友也會發出疑問,一旦自己從事TIR運輸的相關工作,會不會出現沿途核對簽證、是否需要國際駕照以及交通事故如何處理的問題。
但其實,TIR運輸幾乎都是以物流運輸企業為單位來跑的,也就是說個體司機如果想從事國際運輸的話,只要找一家具備相應資格的物流公司,滿足其招聘要求的話,那么上述問題自然也就會有公司幫你出面解決了。
雖然TIR運輸也是支持甩掛運輸的,但這樣的話會增加與國外貨運公司的對接的工作量,難度也比較大,所以國內常見的散戶基本上與TIR運輸無緣。
其次,TIR運輸單次里程能夠輕松突破上萬公里,路況也比較復雜,如果想一車到底的話就意味著對車輛自身的穩定性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國內某些不符合標準的產品可能直接淘汰出局。
幾年前,一汽解放就曾帶著還未上市的J7來了一次挑戰,從長春出發,橫穿歐亞大陸到達意大利都靈,總行程2萬多公里,沿途也沒有出現質量問題,可國內又有幾家「解放」呢?
所以國內從事TIR這樣超遠距離運輸的物流公司,大多都會采購進口車型用以完成運輸任務,不是說瞧不起國產車,而是在某些方面,進口車的技術沉淀要遠超我們。
TIR運輸對我國的意義
據家哥了解,我國于2016年7月成為聯合國《TIR公約》第70個締約國,2019年6月25日,海關總署發布公告,決定在前期TIR試點的基礎上,全面實施《TIR公約》,這也意味著,我國正加快融入國際物流鏈、促進國際運輸便利化。
一方面,中國實施TIR系統后,可降低通關時間30%-80%,最多可減少6天的通關時間;另一方面,TIR運輸提高了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各國海關的監管互認、執法互助水平,有利于促進雙邊、多邊合作。
圖丨中歐部分TIR運輸路線
隨著中國與歐亞國家之間不斷增長的貿易往來,以及中國與“一帶一路”參與國家簽署雙邊或多邊運輸協議進程的加快,TIR的作用和潛力將得到更進一步的發揮,助推更多國內物流運輸企業開展國際公路貨運業務。
但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我國TIR運輸任務主要由大型運輸公司把持,可這并不代表我國的物流從業人員都可以高枕無憂了,隨著跨國貿易的發展,國外貨運企業對于我國的影響也會逐漸加深。
對于跨國企業來說,我國的勞工薪酬與歐洲國家相比還是較為低廉,如此節省下來的成本也可以用以開拓市場;而對于國內駕駛員而言,入職外企則可以提高自己的收入,久而久之,或許會造成貨運市場無司機可用的場景也說不定,國內的運輸企業應該思考如何應對這種威脅了。
毫無疑問,TIR運輸對于個體戶來說幾乎是很難觸及的領域,如果你執意入行的話,不僅流程復雜,而且還要耗費大量財力、精力。所以我們認為,這種全球范圍內的運輸資源調動行為,更多的是服務于國家戰略。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808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652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668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648 閱讀暖心護航春節返程,順豐確保每一份滿滿當當的心意與牽掛新鮮抵達!
441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461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467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432 閱讀2025年1月20日-1月26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394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