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拼多多創始人黃崢宣布退出董事會,震驚創投圈。黃崢在其公開信中表示,退位讓賢,董事長重任將交付給現任CEO陳磊,自己將不再擔任拼多多董事長。關于自己的下一站,黃崢表示則將去追求自己的興趣所在,“我想去做一些食品科學和生命科學領域的研究”,期待去實現兒時的夢想,成為一位農產品與生物學領域的科學家。
3月18日,浙江大學教育基金會公號發布消息,浙江大學聯合繁星公益基金設立“浙江大學上海高等研究院繁星科學基金”的消息,而浙江大學校友黃崢及拼多多創始團隊正是繁星公益基金的發起人,同時,第一期資助的1億美元經費,將主要用于研究食品科學、生物科學等領域。
黃崢2002年本科畢業于浙江大學竺可楨學院。在浙大,竺可楨學院畢業的,拿到過竺可楨獎學金的,都是實打實的學(滅)霸。
至此,黃崢的未來去向明了。
在黃崢的致股東信中,回顧拼多多的發展,黃崢表示,拼多多是做農產品起家的,過去幾年里拼多多對農業領域的貢獻主要還是在流通領域。通過提升流通領域效率,去中間補兩頭來讓農民和消費者獲益。但流通效率的提升畢竟不能從質上提升農產品的附加值,也不能性質性的大幅提升身體健康水平。那一步步往縱深走,我們能做些什么呢?
比方說,通過對農產品種植過程的方法的控制,我們是否有可能對馬鈴薯、番薯、西紅柿等的潛在有害重金屬含量進行可靠有效的控制,同時對其可能有的、有益的微量元素進行可控的、可標準化的提升?如果以后有一種西紅柿,每一顆都含有最適合我們身體的VC等微量元素,那我們的生活質量是否就會有明顯的提高?
再比如,如果我們能夠比較透徹的了解不同的植物蛋白和動物蛋白在攝入人體后的變化和作用,進而通過植物蛋白來合成生產出肉的替代品,那這種新的素雞2.0是否有可能成為更健康、更綠色的穩定供給?
如果我們再進一步,深入到蛋白質結構及在人體內的性狀的研究,我們是否有可能沿著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的分子機器的道路,進一步研究出蛋白質機器人,可以進入到人的腦部血管進行疏通,避免中風?
小時候,老師問我們長大了想做什么,我和很多人一樣說想成為科學家。而今一晃已過不惑之年了,想成為真正的科學家也許已經不太可能了,但如果我努力,把中學里最喜歡的化學、大學里學的計算機、工作中學習的經營管理結合起來,我天真的想,說不定也能再做出點有意思的事兒。成不了科學家,但也許有機會成為未來(偉大)的科學家的助理,那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兒。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976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729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759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718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635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516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510 閱讀暖心護航春節返程,順豐確保每一份滿滿當當的心意與牽掛新鮮抵達!
462 閱讀2025年1月20日-1月26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422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387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