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團購到底能做成多大的市場。
這是一場資本泡沫,還是會有實際價值產生。游弋在這個市場的各路玩家又有怎樣的訴求。
《商業觀察家》也是一路走來,一路學習。
下面,《商業觀察家》也嘗試對社區團購賽道各路玩家進行拆解,以探尋這個市場的脈絡。
騰訊
由于社區團購需要通過社交來與用戶溝通,是在微信流量池和微信生態里運營的一個商業應用。
那么,騰訊對于社區團購的核心訴求就是,要把社區團購市場做大。
只要社區團購做大,微信的生態價值才能做大。像微信小程序的年交易額就有望從1-2萬億增長至3-4萬億。
騰訊是這個賽道的裁判員與“賽事”運營方。
它需要盡可能保障公平,不公平吸引不了足夠多的玩家,沒有足夠玩家去投錢、投人,交易又怎么可能做大?公平是做大交易規模的基礎。
騰訊也需要激勵大家一起進入這個賽道,希望大家一起投入、一起競爭從而把市場迅速做大。
那么,騰訊未來一定會持續釋放推出一些機會可能、新產品方案,及工具,來推動社區團購市場發展。
另一方面,騰訊也會有一個開放的格局,市場不要把騰訊的格局狹隘化。
比如,早前有論斷,微信不希望賽道里的玩家太大,最好都是區域性的。
這個論斷有沒有想過,大雁都還沒有打下來,就談怎么吃,是用炒的,還是蒸的,也早了點吧。
退一步講,如果社區團購要變成區域性壟斷格局,每個區域一家企業瓜分市場,大家井水不犯河水,而沒有相互競爭與投入把區域市場做大,這難道就符合騰訊的利益嗎?
社區團購市場,雖是同城業務,但由于是線上運營,復制性好,打破了傳統線下門店的地理空間制約(商鋪物業及門店標準化能力對線下復制制約很大),它天然會有更好的全國復制性。
線上的運營方式需要雇傭更昂貴的線上運營、技術等員工隊伍,需要構建線上、倉配等基礎設施,并積累盡可能多的用戶。所以,無論通過擴張還是整合收購,做線上運營一定會往全國性走,因為它們需要降低邊際成本。
社區團購做生鮮快消供應鏈,其集采集配的模型最終會要求他們去源頭做供應鏈,這就決定了他們必須進行全國性布局,至少是大區域布局。
因為一家年銷售10-20億的小區域公司會有供應鏈嗎?這個體量能架構起供應鏈嗎?
社區團購賽道未來一定會出現全國性的公司,但線上“贏者通吃”的特征會導致全國性公司的數量不會太多,可能就3家左右。區域性公司也會存在,但需要繞開大道,走差異化路線。
所以,市場有市場的規律,這個就不是騰訊能攔得住的,不要太高估騰訊的主導能力。
舉個例子,京東、美團等企業都可以從微信導流到自己的APP,但騰訊能要求這些公司不做自己的支付系統嗎,不與微信支付競爭嗎?騰訊能攔得住嗎?
攔不住的。
這一點騰訊自己也看得很明白。所以,它要的是生態價值,比如用戶可以從微信導流到你的APP上,你也可以自己做支付,但用戶在你的APP上依然會用微信支付。
從目前的經營來看,社區團購市場還是在持續做大,因為成功吸引了小巨頭的入場。
小巨頭沒有入場前,社區團購賽道其實有點進入瓶頸期的意思了,很多企業的增長都開始不理想。
小巨頭進來后,帶來了新的資源,用戶、資金等,開啟了新一輪投入與競爭,把市場做大了。
像廣東市場,據當地的一些人士稱,興盛優選去年在廣東燒了很多錢,但市場成績不怎么理想。美團進入后,廣東社區團購市場則迅速做大了。因為廣東城鎮化發展的非常好、夜生活豐富。是同城業務,及美團的核心市場,美團進入后為社區團購帶來了用戶、資金和場景。
類似的例子還有拼多多,它的7億下沉市場用戶基礎也正在幫助社區團購快速擴大市場規模。
阿里
社區團購集采集配,及重構傳統生鮮快消流通體系的模式創造價值,是阿里所需要的。這個模式目前來看,在下沉市場能創造出巨大的用戶流量價值。
阿里一直來則在下沉市場,在生鮮快消市場做了很多投入,比如農村淘寶、盒馬、貓超、農業數字化基地等等。
這些投入需要大體量資金,是長周期、長遠的布局,也是其他競爭對手很難匹配的(沒有阿里那樣的雄厚資金能力)。
但是這些投入的一個問題是,可能沒有挖掘出它想要的巨大流量價值,在挖掘流量價值層面,各有各的瓶頸。所以,投得也會很累,沒有足夠商流去做重投入都會很辛苦。
社區團購目前來看,在生鮮、在下沉市場則展現出了很好的流量價值。
這會是阿里想要的,但這也是微信的地盤。因為也只有微信才能造出這么大的流量盤。
《商業觀察家》認為,微信對于阿里進入這個賽道,可能會比想象得要更開放,因為微信可能也需要阿里一起來把社區團購市場做大。新電商賽道如果沒有阿里這個頭號玩家,要快速做大,可能會少點力量。
阿里做社區團購市場的麻筋則主要可能會在兩個層面。
1、支付寶怎么辦?
社區團購的做大一定會與淘寶產生很多重合。無論是用戶還是交易場景。
消費者在淘寶購物則都是用支付寶進行支付。
做社區團購就是要切換到微信生態里做,那么,一些原本用支付寶支付的用戶和場景,及商家生態,也有可能會遷移到微信生態里面。可能會有很多用戶轉用微信支付。
畢竟,你不能在微信生態里面把微信支付等排除,而只限定用支付寶。
現在“微信支付”是微信的創收大部門,部門員工數占到微信總員工數的近三分之一。
這可能是阿里的一個麻筋。
2、淘寶怎么辦?
如上文所說,淘寶與社區團購雖會存在互補作用,社區團購能更好幫助阿里、淘寶下沉。但兩者也會存在生態層面的沖突。發展到一定階段,社區團購與淘寶等中心化電商在下沉市場會越來越趨同的。
另一方面,這里面可能還有更深層次含義。
就是線上線下稅收不平等問題。
社區團購是把線下場景(夫妻店、超市、集市、經銷商等)持續線上化。它的出現及壯大會持續帶動線下實體線上化發展。
那么,線下比線上多幾個點稅的固有問題就可能激化。
因為線下開啟更大范圍的線上化,可能會造成稅收減少,進而可能倒逼線上納稅。
拼多多
社區團購對于拼多多來講,能豐滿用戶消費場景,比如為既有用戶提供次日達服務,拼多多現有的履約時效很多都需要3天左右。
能提升用戶消費頻次,拼多多在下沉市場已經建立了用戶心智,擁有7億多用戶,用戶停留時間方面也在電商平臺中領先。現在如果頻次能提升就更好了。社區團購做高頻業務,能為拼多多帶來頻次。
能架構起冷鏈等基礎設施,拼多多起家農產品,及快消。在這塊市場如果要建立更深的壁壘門檻,一定是要做得更重的。基礎設施能幫助拼多多提升綜合競爭力、用戶粘性,和擴大更寬泛的生鮮品項經營。比如保質期更短、需要冷鏈、更非標的品項。
拼多多做社區團購市場的優勢很明顯。因為社區團購做的用戶市場,主體就是拼多多的既有用戶群。是它池子里的“魚”。
所以,它有用戶變現平臺,可以把社區團購的聚集起的流量進行變現。有下沉市場數據平臺,可以做交叉營銷導流。也有一定資金能力和供應鏈議價能力。對于微信生態理解也很獨到。
這些優勢讓拼多多表現得很自信。
有市場人士告訴《商業觀察家》,做社區團購市場,拼多多早前似乎釋放了不會考慮收購,而要通過單獨發展來打市場的信息。(未經拼多多確認)
那么,如果這樣的立場不變,拼多多就是社區團購市場的一個很大變量。它有可能會影響到其他企業的很多決策。
比如,如果初創公司想通過被收購變現離場,但卻又沒有辦法賣給領先者拼多多,它會怎么辦?
如果你是拼多多的主要競爭對手,又會怎么辦?
供應商等要做何選擇?
美團
社區團購能幫助美團收獲下沉市場用戶,構建下沉消費場景。同時,也完成“吃”的完整鏈條與閉環。
通過發展社區團購業務而架構出的基礎設施,美團也可以借此切入到實物電商領域,更好進行無邊界擴張。
《商業觀察家》認為,美團做社區團購的優勢在于成本控制能力。它是做高頻、低毛利業務起家的,自然會練得一身成本控制能力,及相配套的強執行力。否則的話,是活不下來的。
高頻業務利潤空間薄,如果還沒執行力,不會省錢,怎么能活?
簡單點說,只要能從餐飲、團購市場殺出來,即便不是美團,而是另一家企業,也都會具有同樣的特征。
美團在社區團購市場未來的最大競爭對手,可能會是拼多多。
但對這兩家企業的競爭,《商業觀察家》說不清楚,當下階段,我們認為拼多多的優勢似乎更大一些。
《商業觀察家》也認為,美團未來可能會是社區團購市場的一大買家。因為它既需要快速補強場景、跨區域擴張,并降低成本。
由于做的是新用戶市場,美團也需要構建出一個完成的下沉用戶生態。
興盛優選
對于興盛優選的未來思考,最大的一個分歧點就是,它到底會獨立存活,進而做出大平臺,還是最終會被收購。
從小巨頭沒有入場前來看,得益于芙蓉興盛的基礎盤和資本的助推,興盛優選在一些區域市場的優勢明顯,也下沉到了村鎮。在這些區域,興盛優選平臺上積累了很多用戶。
但與此同時,在另一些區域市場,從興盛優選過往的經營來看,它還是有很大的局限。簡單說,單靠興盛優選一家,它撬動不了整個市場。
所以,做社區團購其實不只是競爭的問題,也是能力的問題。
當你做不到,別人能做得到時,市場就是別人的。如果大量市場都是別人的,那還是抱大腿吧。如果大量市場是你的,其他沒做好的區域市場則可以通過收購整合完成。
京東
京東很早前在社區團購市場,就開始試水、試驗。
但是在小巨頭入場后,京東的試驗就顯得聲勢不夠大。
不過,局面可能馬上會有所改變,京東即將有更大的動作出來。
社區團購能幫助京東下沉,收獲下沉市場的巨大流量。在各大電商平臺之間,京東的弱點就是流量相對不夠大。
但京東有一套強大的倉配物流、供應鏈基礎設施,這是小巨頭當下所不具備的。這套體系可以支撐京東的社區團購業務發展,不管是自己做,還是投資其他公司做。
投資其他公司能更快速提升京東倉配基礎設施的產能利用率。
京東也是社區團購市場的一個重要買家。
滴滴
詳情可點擊:滴滴,搞什么飛機
十薈團
十薈團也是做全國布局的初創公司。
它接受了阿里投資。所以,對于它的思考是,它會成為易果,還是會成為餓了么。
十薈團想成為“餓了么”。
不過,難度還是有點大。一個是要有全國性的競爭力和下沉能力。
一個是要跑贏阿里內部的競爭者。有時候,這可能比跑贏阿里外部競爭者還更重要。
同程生活
研究不多,但總體感覺,未來有可能會賣掉,會抱巨頭大腿。
當然,賣掉也不是壞事,對于很多初創公司來講,也是價值變現的最好方式。
區域玩家
巨頭未進場之前,社區團購賽道在初創公司的一波燒錢過后,出現了一些增長瓶頸。
現在,隨著巨頭的入場,更多資源的進入,這塊市場未來會越做越大,因此,市場的擴大也會帶來一些細分化、差異化空間。
區域玩家需要抓住這些差異化、細分化機會。
《商業觀察家》了解到,目前,一些區域公司其實已經完成了新一輪融資,但沒有對外宣布。
它們的一個擔心是,如果宣布融資,那就等于告訴整個市場,這個區域有大量消費者養成了社區團購的購物習慣。而社區團購當下的最大成本之一,還是用戶教育成本。
由此,這會導致大量企業紛紛進入這個區域來搶食市場,因為它們不需要再燒錢培養用戶認知和社區團購消費習慣了。
長按二維碼 關注商業觀察家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808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652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668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648 閱讀暖心護航春節返程,順豐確保每一份滿滿當當的心意與牽掛新鮮抵達!
441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461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467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432 閱讀2025年1月20日-1月26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387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