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業證券物流行業資深分析師王品輝
(本文根據12月21日羅戈網&物流沙龍舉辦的“2018創新物流企業峰會暨LOG年會”現場錄音整理)
物流行業現在最主要的上市板塊就是快遞公司。我這邊分享的主題是,從現在的龍頭公司——中通發展壯大的過程和它的一些經驗,去看快遞行業采用什么樣的戰略,是最能夠獲得成功的。
競爭戰略之父提出了兩大基本戰略——差異化、成本領先。為什么成本領先更適用于快遞行業?
首先,因為成本領先更適用于規模效應明顯的大眾市場,它能夠形成一個循環,成本越低,規模增長越快,而規模增長越快也將進一步壓低成本,這是成本領先戰略的基本原理。
回顧一下A股過去二十年的牛股,除了差異化護城河在資源、品牌等方面的企業,其他包括格力電器、萬科等各個領域的企業均以高周轉、降低庫存為戰略。
其次,中通的招股書顯示,電商渠道的客戶需求大概為79%,電商客戶對成本極度敏感,而對快遞增值服務并無需求,它的需求就是“你幫我把貨送到就行”。
在二維矩陣里,時效和個性化都相對較低的電商領域,適用于成本領先戰略。
而商務快遞如順豐,它的多元化業務造成它的客戶結構會更豐富一些。
首先加盟制在各個行業都有,不是新鮮事物。快遞行業升級了加盟制,在原有的加盟制基礎上增加了面單制、統一的標準化運營以及嚴格的考核和行業準入,將之前較為松散的加盟制管理效率提高。
從加盟制的成本優勢來看,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是低成本擴張,幾乎零成本的網絡擴張,迅速擴大品牌影響力;
第二在電商紅利期增長非常快,會形成規模效應;
第三個是在運營層面,各加盟商獨立核算、自負盈虧,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帶來全網的最高效;
第四個是合理規避外部社會成本,由于加盟網點均在上市體系外,稅務及人工規范成本相對較低。
加盟制的成本雖然越來越低,但隨著業務量的高增長,優秀的管理企業通過平衡利益和提高網絡穩定性,逐漸在提高服務質量。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在成本不斷降低的過程中,服務質量也在不斷提高。
在快遞行業里中通便是一直堅持成本領先戰略的公司,中通的行業業務量規模從2014年的第三名躍居到2018年的行業第一名,領先第二名三個點,此外,中通的單件中轉成本也一直位居行業第一,優勢不斷擴大。中通證明著成本領先戰略,已經形成了“成本低——份額提升——進一步攤低成本”的良性循環。
第一,產能建設。
中通是通達系里成立最晚的企業,早期擴張便是由熟人經濟做大的。在產能建設時,中通大膽購入轉運中心土地。現在中通在全國擁有自有五千畝左右的土地資源,是土地成本最低、土地規模最大,也是擁有轉運中心數量最多的快遞公司。
第二是網絡平衡做得非常好。
一個是有償派費,加盟制快遞員所在網點之間要有利益分配的機制。中通第一個提出要根據網點的位置和距離核算派費,合理化利益機制,后來各家公司都開始學習中通的派費制度,作為調節網絡和平衡利益的重要工具。
另一個是中轉補貼,加盟商到中轉中心的運輸,以前由加盟商負責,而在偏遠地區,貨量不充足的加盟商可能會虧錢,也會影響網絡穩定性。中通推行對欠發達地區二級中轉補貼,讓欠發達地區跟上發展步伐。
其次是分享成長。
首先,中通開創性地以股份置換實現加盟轉直營。賴梅松出讓自己的20%的管理股,換取股權。他放棄了自己的利益,將整個公司的實力做到最強。
其次,讓員工持股大車隊。有些快遞公司會將車隊直營,或是外包給相關利益方。中通讓員工入股干線車隊,分享公司的成長,所以其員工的凝聚力是非常強的。
下面是各家公司的股權激勵情況,上市后大家都學習優秀的企業去做一些股權激勵。
最后,引入戰略投資者。
中通算是一個優秀經營的公司。2013年初,紅杉資本考察了所有的快遞公司,認為各家公司可能都差不多,但最后選擇了入股中通。
當時中通的業務量、規模只有申通的三分之一,但是紅杉仍然選擇入股中通,其認為中通的網絡平衡做得最好。隨著紅杉入股,中通引入了更先進的現代企業管理技術,最后于美國上市。2018年阿里也投資了中通。
各快遞公司中,中通創始人的持股比例是非常低的,韻達、圓通、申通均較高。中通的成本優勢,本質上是管理層的制度。
經過調研和模擬分析,我們將幾家快遞公司的全網成本放在同一個口徑里比較。
1、從電商快遞看,即所謂的通達系之間的比較,轉運成本是核心競爭力。干線運輸和中轉成本,中通從2013年以來始終是行業最低的。
在資本開支方面,中通較早投入了土地、廠房、設備和車輛,有一定的前瞻性和精確性。
在人力成本方面,各快遞公司單件全網人力成本大約在3元左右,近幾年隨規模效應的提升有一定的下降。
在網絡平衡性方面,中通一級加盟商及自有轉運中心的數量最多,網絡的利益平衡也做得最好,單個加盟商的體量不太大,這會使得網絡平衡更容易優化。
這是A股年報披露的集中度,相對來說圓通和韻達的客戶平衡度做得相對更好一些。
2、2017年,郵政局公布的總體滿意度排名,中通位列第三,前兩名順豐、EMS均是直營商務快遞。在多項單個環節,中通都進入前三。成本優勢也會慢慢轉化為品質優勢,目前在一些一二線城市,中通的時效和順豐、EMS的差距基本上已經很小了。
下面是上市公司口徑的單件收入,中通的單件收入是通達系里相對較高的,在通達系里面也體現了一定的品牌溢價。
我們認為快遞行業,成本下降空間還很大,來自于三個環節,第一個是運輸環節,甩掛運輸還沒有大規模普及,返空率在欠發達地區還有提升空間;第二是分揀環節,建筑物加高、自動化設備普及率有待提升;第三個是派送環節,自提柜、合作驛站待普及。
空間上來看,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按品類進行分拆,我們認為除去汽車、石油等短期難以電商化,或即使電商化也無法被快遞運輸的消費品,剩下的產品占比則為電商滲透率的理論上限,即50%以上。再假設未來設定一個增速是7%左右,得出未來快遞行業相對中性偏樂觀的增速,未來八年的復合增速為22%左右,這是一個非常有吸引力、高增長的行業。
快遞行業仍然保持較高的增長,干線成本還有下降空間,成本領先者終將勝出。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130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857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771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753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677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644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620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583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530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531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