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雙11啟幕還有10天的時間,通達系快遞悄悄進行了漲價操作,只不過這次漲價的幅度并不大,或許今年漲價的消息并不再像往年一樣官宣,只是象征性的表示旺季政策調整。
《快遞觀察家》得到的一份漲價通知顯示,這次雙11期間3公斤以內快件派費上漲只有1毛錢,續重派費與中轉費也只針對3公斤以上的快件進行了上漲,可以看出,在爭搶市場份額的價格戰背景下,總部對費用上漲的操作十分謹慎。
《快遞觀察家》昨天報道,今年旺季不同以往,進入11月份后,將會出現兩個業務高峰,高壓態勢將持續一月時間。因此,如何平衡好全網的利益與穩定成為關鍵的任務指標。
無可厚非,派費政策根據市場情況進行靈活調整,通過派費調整,可以更好地平衡整個網絡的盈利性,使網點更具競爭力。同時,派費調整是一個動態的調整機制,會根據同行或者市場競爭情況來做動態調整,每個地區每個網點不盡相同,目的則是為了平衡網絡上的網點收益。
億豹網此前多次報道,派費上漲主導下的價格上漲多次成為泡影,隨著一年年雙11的落幕,迎來的是價格持續下行與派費不斷降低。尤其在今年,面臨疫情、人員、客戶等多重因素疊加,末端網點面臨的壓力空前巨大。
當下的快遞市場,價格戰到了一個肉搏的階段,并將持續較長一段時間。價格戰的激烈程度從9月份上市企業的經營數據可見一斑,除了收入大漲之外,快遞服務單票收入卻呈現下滑趨勢,同比均下降兩至三成。
其中韻達快遞服務單票收入2.15元,同比下降31.31%;申通快遞服務單票收入2.11元,同比下滑23.55%;圓通快遞產品單票收入2.11元,同比降22.57%;向來高單票價的順豐也同比下滑20.97%,快遞單票收入為17.11元。
對于單票收入的不斷下滑,總部紛紛在公告中表示,基于當前快遞市場的發展,公司在部分區域采取合理的市場策略,說白一點就是“用價格換市場”。
不少從業者吐槽,無論價格戰怎么打,最終都是網點和快遞員來買單。在規模效應與資本利益的驅使下,業務量與市場份額成為了最重要的考核指標。如果市場份額持續下滑,不但影響股價與市值,管理體制與基層網點的問題就會接踵而來。
從通達系來看,去年9月,韻達、申通、圓通業務量分別為8.66億票、7.23億票、8.11億票,差別并不大,而到今年9月分別為14.63億票、8.6億票、12.17億票,差距逐漸擴大,申通市場份額不斷萎縮面臨掉隊的風險。
而從市場競爭來看,通達系在發力的同時,極兔眾郵豐網等新進入者也在躍躍欲試。極兔今年雙11的目標將會在2000萬票左右;眾郵全國網絡盡管沒有成型,但今年雙11京東方面給予極大的關注;豐網明年起網后,背靠順豐的資源更不可忽視。
在內外環境的交織下,治理結構、宏觀資源、市場策略將成為決定快遞企業走向的決定因素,而雙11無疑將成為這一過程的催化劑。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815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659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682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648 閱讀暖心護航春節返程,順豐確保每一份滿滿當當的心意與牽掛新鮮抵達!
441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481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461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446 閱讀2025年1月20日-1月26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401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