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曾經點評助美團拿下了萬億市值,如今美團棄點評于“后宮”。
點評本以為能跟美團一起打造“美團點評”的百年招牌,誰料在美團點評的高光時刻,王興還是拿掉了點評。
近日,美團點評在港交所發布公告,稱美團點評將簡化為美團。
簡化后的中英文名稱分別為美團和Meituan,股份代號3690保持不變。
消息一出,引發外界不小轟動。有人直指吃相難看,有人批評“忘恩負義”,有人拍手點贊。
對于資本市場來說,任何一個事件都不會孤立發生,通過不同的聲音才能還原事情的真相。
首先,吃相難看一說應該與美團此前的頻頻動作有關。
據悉,在2018年美團點評調整組織架構的時候,大眾點評原高管無緣接管任何事業群。
2019年,大眾點評的運營主體上海漢濤發生股權變更,大眾點評創始人張濤等原股東全部退出,王興控股,穆榮均為法人。
2020年7月,位于北京望京的美團總部前臺已將墻壁上的公司名稱由“美團點評”改成了“美團”。
由此可見,此次的公告只是一則通知而已。
其次,“忘恩負義”一說可能與合并后做大做強有關。
大眾點評的出道時間比美團網早7年,其積累了大量的客戶資源和流量優勢。
2015年,美團和大眾點評合并后,其資源全部為美團所用,在大眾點評的界面UI上放著美團的入口,最核心的 UGC 內容評論也在美團端展示。
彼時,為美團導流成為大眾點評的使命,它們很快實現了1+1>2的效果,成了本地生活領域的巨無霸。
只是資本市場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他們的詞典里沒有“忘恩負義”一詞。
最后,關于拍手點贊者或許是為王興的野心吶喊。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資本市場唯戰略第一,利益第一。
對于改名,美團方面強調,有助于公司對外建立統一品牌形象,增強用戶、商戶等對公司多業務能力的認知,從而推動公司在聚焦“Food+Platform”戰略的同時繼續探索新業態,為生態體系中所有參與者以及社會創造更長遠的價值。
美團野心顯露,大眾點評降級,成為繼美團外賣、美團單車 、美團酒店等品牌之后的又一子品牌。
王興想要打造一個龐大的“美團系”,淡化“點評”是戰略需要,也是強化品牌的手段,一個時代終將崛起,另一個時代終將落幕。
雖然資本市場遵從“成王敗寇”的定律,但歷史不會抹殺任何一個有功之人。
如果沒有大眾點評,如今躋身中國互聯網前三的不會是美團,其萬億市值離不開大眾點評的助推。
2003年,張濤從美國回來后,想要品嘗當地美食,怎奈沒有推薦渠道。他從中發現了商機,創立了以美食推薦為主的大眾點評。
也是在這一年,王興放棄了美國學業,回到清華嘉園創立了校內網。
大眾點評在張濤的運營下逐漸小有名氣,2005年開始嘗試商業化運作,聯合線下商家在上海推出實體會員卡,彼時遠在北京的王興正為校內網的融資焦頭爛額。
命運真的是一個神奇的存在。2006年,大眾點評獲得了紅杉資本的融資,而王興卻被迫賣掉校內網。
此時他們的境遇可用“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來形容,誰能想到十年后,王興竟然將大眾點評收入麾下。
大眾點評的發展勢不可擋,即使阿里巴巴大肆扶持口碑網,也阻擋不了大眾點評在杭州的擴張。
2010年,大眾點評迎來了發展的第一個轉折點。當年3月,美團網橫空出世,張濤和王興站在了同一條賽道。
市場是用錢砸出來的,團購迅速成為一個燒錢的行業,所有的團購網站都在比燒錢速度,“千團大戰”正式拉響。
其后王興憑借“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的戰略讓美團脫穎而出,但團購的戰爭卻遠未結束。
大浪淘沙之后,市場上剩下了騰訊背景的大眾點評、百度背景的糯米以及阿里巴巴背景的口碑。
雖然美團從第二梯隊躋身到第一梯隊,但是王興卻喊出了“我始終認為,美團離破產只有6個月的時間”。
美團在這種焦慮和緊張的氛圍中迎來了2015,那一年的情人節,滴滴和快的牽手了,這讓王興喜出望外。
當時團購網站格局不明,持續的燒錢讓投資財團有了退卻之心,美團和大眾點評都面臨融資困境,美團估值也降到100億美元,大眾點評也的估值也大幅調低。
為了“拿下”大眾點評,王興不惜跟阿里撕破臉面,擁抱騰訊,終于在2015年10月成就了中國互聯網史上一筆經典合并案例。
為了美團的發展,大眾點評“甘為他人做嫁衣”。從此,新美團占據了行業80%以上的市場份額,中國本地生活領域的巨頭誕生了。
擁有了大眾點評的“身子”后,美團干勁十足。
王興憑借“快狠準”的打法,站在大眾點評的流量池里,不斷挑戰行業邊界,故事一個接一個,硬生生地“講”出了萬億市值。
從團購到外賣、從電影票到酒旅,美團都有涉足。不止如此,在打車、支付、物流、供應鏈等多個領域,美團都要分一杯羹,甚至還開起了線下零售店,美團的毛細血管已經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王興的野心,是讓美團成為與阿里、騰訊同一量級的公司,餐飲、旅游、到店綜合品類,每個領域都可以值幾百億美元。
在成長為“第三巨頭”的路途上,美團逐漸用多塊業務拼圖拼湊起了完整的本地生活故事,也不斷招來或明或暗的競爭對手,餓了么、阿里、滴滴、攜程都在其中。
王興的“無界”理論攪動了整個互聯網江湖,各個領域的創業者發現現在面對的不是站隊BAT的問題,而是如何防止美團的蠶食。
一時間,行業談“興”色變,美團的超級平臺戰略引發行業人人自危,“公敵”的標簽成為美團新的特征。
如此同時,美團點評的市值更是屢攀新高,要想2015年的150億美元估值,短短五年已上漲十倍,穩坐中國互聯網第三把交椅。
從“拿下”到“拿掉”僅僅只用了五年時間,這是美團的開始,點評的終結。
每一個時代都會有落幕者,商業的叢林法則不分對錯,只講利益。
優酷與土豆合并、滴滴與快的牽手,百度外賣與餓了么重組都是這個套路,CEO當面笑談風生,背后裁員洗牌。
以此來看,點評被美團“拿掉”不僅冤枉,還提升了其地位,因為美團的對手未來不是阿里就是騰訊,點評敗在它的手下是它的榮幸。
王興曾說,阿里是一家非常成功的公司,但依然不能阻止京東的崛起。
風清覺得,阿里、騰訊是一家非常成功的公司,但依然不能阻止美團的崛起。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787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589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647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613 閱讀暖心護航春節返程,順豐確保每一份滿滿當當的心意與牽掛新鮮抵達!
420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419 閱讀2025年1月20日-1月26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366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383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369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