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我們物流而言,供應商與配送中心二者是緊密聯系的,但由于各個企業所在的地域差異,供應鏈建設不同,以及供應商配合力度不一致,我們在項目實施過程中也會遇到種種涉及供應商、效率不高的問題。針對這些操作場景,我們海鼎WMS項目團隊做了一些嘗試,積累了一些想法,本次主要就在供應商與配貨中心協同方面的探索心得來和大家分享、共同探討。
為解決供應商與配送的協調問題,先從配送中心的工作說起。對配送中心而言,主要的業務工作是常說的兩進兩出,即把貨品的實物,從供應商處收取,經過倉儲收貨上架后,再有計劃的分揀,配送到門店客戶手上;而當門店出現退貨時,倉庫將其拉回,再將可退的庫存統一退給供應商。
在這個過程中,業務的主體涉及到:供應商、配送中心和門店。而供應商與配貨中心的業務交際發生在:收貨與退貨環節。我們談及供應商的高效協同,主要目的也就是提升收貨和退貨的效率。本次分享會聚焦在收貨環節,剖析影響到收貨效率的痛點有哪些,以及解決這些痛點,在不同的階段,我們典型的針對性方案有哪些,如何實現高效協同。
談及收貨業務,是把貨品實物從供應商手中轉移到倉庫,執行過程中核心要素是采購計劃和收貨標準。
現場收貨人員不能決定采購計劃,采購計劃是由采購部門基于自身的規則,與供應商協商確認。采購計劃會下發給供應商和配貨中心,現場收貨人員依據采購計劃,得到應收依據,在應收依據中,倉庫人員主要關注單號/供應商/貨品/應收量。
收貨員根據收貨標準進行驗貨,收貨。不同于ERP的賬務式管理,在WMS管理中,眾多收貨標準會在系統中體現,要求收貨人員采集實物的信息記錄到系統中,進行判斷。收貨過程中,需要采集規格/生產日期/到效期/載具/實收量。采集的更多,管理也就更精細。
參考剛剛所說的收貨核心,在具體的業務操作當中,會遇到哪些痛點影響我們收貨效率呢?
首先是到貨時間的不確認,因為時間的不確認,收貨現場將不便安排;
其次,供應商送貨到庫后,現場如何調度,尤其收貨不及時,眾多送貨車輛滯留時,缺乏合適的調度將導致現場混亂;
再次是到貨量的不準確,因為貨量不準,收貨人員要花更多的時間進行一個核對;
最后,就是因為我們采集的任務信息比較多,如何快速能采集收貨信息到系統中。
這種種的痛點,都會導致現場用時會比較長,占用的場地面積也比較大。
這些痛點在不同客戶上造成的瓶頸不盡相同。不同的供應商體量,不同的收貨用途也會導致對痛點的關注度不同。
根據供應商拿貨的渠道,負責的品項多少,以及單品的貨量大小,可以將供應商分為產地自采,廠家送貨,代理商及個體戶。不同級別的供應商,與企業的博弈能力不同,配合意愿和配合能力也不同,以代理商而言,這類供應商送貨的時候往往會出現一車多單,清點不便。
而收貨去向方面,可以分為統配型和越庫型。統配的庫存,是來貨先存,配貨中心會留有一定的安全庫存,這類注重的是收貨有序性。而越庫的庫存,是來貨即揀,停留在配送中心時間很短,不備有多余庫存,注重的是收貨時效和庫存準確性。
(一)預約
針對上述介紹的這些痛點,我們具體的嘗試有哪些呢?
首先是收貨準備階段,在供應商送貨之前,啟用預約模塊。預約的含義就不過多闡述了,生活中的例子比較多。在物流環節,預約的實現,主要在于供應商與配貨中心的這個問答。
供應商說:我準備什么時間點送貨到庫?
配送中心的回復有兩種。第一種是不可以,你需要換一個時間點。那為什么不可以呢?是因為倉庫預約的目的是為了更有計劃性安排我們的收貨操作,所以在預約過程中,我們會根據現場的收貨能力制定不同的限制,這些限制包括了件數,托盤數,金額,日期,時間段訂單等情況。
第二種回復的話是可以的,符合這些限制條件。在供應商按照這個時間點到倉庫后,倉庫有能力對其收貨。
(二)預約實現
預約的具體實現邏輯是什么了呢?
首先是采購人員確認一張定單,這張定單在發給配送中心作為應收依據,也會發給供應商進行配貨。供應商在送貨前,提前聯系配貨中心,進行預約申請。配送中心在根據預約日的安排情況予以確認,反饋。
預約的實現方式,在不同的階段不一樣,不論操作方式如何,各個企業都會有預約或類似預約的做法。
最開始的預約方式,也就是采購員制定的采購計劃,在采購與供應商約定采購計劃的時候,就已經約定了送貨時間,而這類的預約,時間跨度較大,同時也跳過倉庫的確認環節,缺乏必要的預約限制。
第二個階段的話是供應商聯系倉庫進行預約,往往是電話或者微信形式,預約結果,配送中心會在HDWMS或者辦公軟件上記錄。這樣倉庫可以對預約進行一些控制,但缺點就是要設置這么個崗位,與供應商進行信息交互。
自18年,海鼎物流推廣智鏈后,現在供應商也可以自行在智鏈APP上做預約操作,預約結果。
(三)出入園混亂
預約之后,到達預約的日期,時間段后,供應商送貨到配送中心。由于同時間段到貨集中,等待收貨的送貨車輛較多,容易造成出入園混亂。具體表現有:收貨滯留,找不到對的人,對的地方,收貨環節流程不完整。
(四)出入園管理
這時就可以引入出入園管理,出入園管理類似于銀行里的排隊叫號系統。
第一步是通行卡的領取和登記,通行卡上會有應收依據的相關信息;
第二步是排隊等候,系統根據現場情況,準備分配月臺及收貨人員;
第三步叫號后的刷卡入園,系統分配月臺及收貨人員后,指引司機到達指定收貨位置;
第四步開始收貨,完成庫內相關業務;
最后,刷卡出園。
(五)總結
以上是我們收貨準備階段的一些措施,這些措施的目的是為了增加我們收貨的有序性,加強對現場的把控,同時各類進度,如預約進度,到貨情況,收貨進度都全程可視,更好的調配倉庫人力,提升場地,人員的利用效率。
但它在具體實現過程中,有一些局限性。
首先是依賴于規模,如果規模不夠,供應商的配合力度達不到,很難去約束供應商按照既定流程來。第二點是增加倉庫人員的操作,為了后續操作的有序,前期增加一些步驟來規范。第三點是靈活性降低,使用了預約,出入園管理,都會在過程中,按照既定的規則加以限制。
(一)一車送多單
收貨準備之后,就開始具體的收貨過程,首先是會遇到一車送多單的狀況。
采購人員在制定采購計劃的時候,有著自己的一套體系,主要會基于對現有庫存的判斷,供應商送貨能力的判斷,采購成本判斷等等,可能會在供應商送貨前,出現多張待送定單。
而供應商備貨,從收到采購計劃開始,由于對定單的響應時間不一樣,備貨周期和送貨成本考慮,它可能會同時一次運輸會滿足多次訂單。
一車送多單,這多單的品項組合會比較多變,可能不同的定單之間是品相完全不同的,但也有可能送貨定單會出現部分的品相是有重疊的。
(二)分組統一收貨
在這種情況下,倉庫現場收貨會有哪些麻煩?
首先第一個麻煩是同一張訂單,不同的貨品擺放相隔比較遠,收貨來回走動不方便;
第二個,同一個貨品隸屬于不同的訂單,卸貨時實物會擺放在一起,不方便清點錄入。
遇到這些麻煩場景,我們海鼎引入了分組統一收貨。分組統一收貨是在供應商送貨定單之上,篩選定單,創建一個分組號,使用分組號進行收貨,規避擺放難題。
常規的碼盤維度是單號,貨品,日期和容器等,分組之后碼盤的維度就是貨品、日期和容器。只要是供應商在卸貨的時候按貨品去碼盤擺放,倉庫就可以快速確認應收依據。
(三)交換容器
交換容器的概念:使用供應商送貨攜帶的容器,承載貨品,進行庫內操作。
交換容器的前提:
供應商送貨時,實物放置容器上,如托盤;
所用容器,能夠進入配送中心(叉車,貨架限制等)
實現方式:
方式一 —— 互換:用配送中心閑置容器交換供應商載貨容器;
方式二 —— 暫借:配送中心根據收貨結果產生容器暫借記錄,待供應商下次送貨時系統提示歸還。
(一)越庫
越庫收貨有幾個特點:
越庫:門店要貨量=采購量
多門店:一次送貨滿足多家門店要貨
多品混載:多個品項,混放同個容器
不易換筐:實物放置后,不易換筐,不易清點
一般有兩種收貨方式:
方式一:按貨品收總量,現場分
占用倉庫面積;
占用分揀資源;
方式二:現場分揀完成后再收
延長收貨環節時間;
占用倉庫面積;
收貨清點不方便;
(二)拼箱實現
海鼎物流項目團隊,針對客戶現場實際情況和需求,提供了第三種解決方案——拼箱。
拼箱:供應商先分貨,再送貨,根據分貨結果再收貨;
無開箱驗貨,信任收貨;
差異由供應商承擔。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857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687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731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683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558 閱讀暖心護航春節返程,順豐確保每一份滿滿當當的心意與牽掛新鮮抵達!
441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475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467 閱讀2025年1月20日-1月26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401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