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月20日的央視財經《對話》欄目中,王振輝與央視主持人陳偉鴻直播連線,雙方圍繞京東物流在抗擊疫情和復工復產中的卓越表現展開交流。
“在疫情期間,物流,一分鐘也不能停,我們送的不光是包裹,送的也是溫暖和希望。”
——王振輝
“這個春節可以說是我經歷過最緊張、最忙碌,也是非常有壓力的一個春節。”王振輝回顧了自己和京東物流整個團隊春節至今的工作:春節前夕,京東物流開啟了連續第8年的“春節也送貨”,全國300多個城市、上千核心區縣保持正常服務;疫情爆發后,第一時間轉入“戰時”狀態,確保全國物資第一時間到達湖北和武漢,對口罩、呼吸機、消毒劑等醫療應急物資的保障成為頭等大事;抗疫情的同時保民生,持續為疫區群眾供應米面糧油等生活物資;疫情形勢向好后,全面助力復工復產又成了京東物流持續至今的重要使命。
在整個戰疫過程中,“人”是王振輝首先提及和最為關注的。目前整個京東集團員工超過22萬人,其中京東物流超過18萬,他最為擔憂的就是奮戰在一線的員工健康安全問題。京東物流有些站點要承擔醫院和社區物資的配送重任,快遞小哥每天處理的單量甚至超過往年京東618的最高峰值。為了不耽誤工作,確保家人安全,很多快遞員干脆住在站上,用平凡而偉大的舉動扛起醫院和社區生命保障線。
除了這些可敬可愛的一線物流人的奮戰,對于外界普遍關注的在交通受阻甚至封閉的疫區,京東物流又是如何把物資高效送達的?王振輝也給出了答案,基于過去十多年在供應鏈基礎設施以及技術上的大力投入,在“短鏈、智能、共生”的3S理論指導下,京東物流建立起了一套平時服務、災時應急的智能供應鏈體系。
一方面,依托于覆蓋全國乃至全球的智能供應鏈基礎設施,京東物流根據大數據分析提前把商品放到離消費者和客戶最近的地方,減少搬運次數,提高效率。比如,在1月28日,火神山、雷神山施工現場急需口罩,京東物流接到需求后,從武漢亞洲一號調配物資,僅用時4個小時就將1萬只N95口罩送達。
同時,京東物流持續加大技術投入,已經投用亞洲規模最大的智能物流倉群——25座亞洲一號,同時創新應用供應鏈技術、5G/物聯網等前沿技術,降本提效。比如東莞亞洲一號,是亞洲規模最大的一體化智能物流中心,自動立體倉庫可同時存儲超過2000萬件中件商品,單日的訂單處理能力超過160萬單,準確率高達99.99%,代表全球頂級水準。
▲《新聞聯播》報道京東物流武漢亞洲一號智能物流園區
京東物流的無人機、配送機器人等也已在全國多地運營,并在多地搭建了智能配送站,開創了專門為配送機器人打造配送站的先河。在疫情爆發早期,京東物流的智能配送機器人第一時間就部署到了武漢,為醫院和社區配送物資。尋求用技術手段解決問題是京東物流一直堅持的“方法論”。
此外,京東物流全面開放,將自身充分融入到物流這個龐大而復雜的產業中,與航空、鐵路、海運等行業伙伴,以及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展開合作,通過共生的方式共同推動產業躍升。
京東物流究竟發揮了多大的抗疫作用?王振輝講了一組數據:僅疫情最嚴重的1月20號到2月28號,京東就給全國消費者供應了2.2億件,超過29萬噸生活必需品。截至3月底,京東物流承運醫療應急物資超7000萬件、3萬噸,同時將來自全球的超1萬噸醫療應急物資和生活物資送到湖北。
王振輝表示,經此一“疫”,人們充分認識到,物流的價值絕不僅僅是送貨,而是保障國計民生的重要的社會基礎設施。隨著國家掀起新基建熱潮,整個物流供應鏈行業都迎來很好的發展契機。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815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666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696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662 閱讀暖心護航春節返程,順豐確保每一份滿滿當當的心意與牽掛新鮮抵達!
441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481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461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453 閱讀2025年1月20日-1月26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401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