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的的雙十一還是“光棍節”,而如今的雙十一已完成了“華麗的轉身”搖身一變成為購物者的狂歡節。
歷史每時每刻都在改變,而科技每時每刻都在革新,也正深刻改變世界的發展格局。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型技術蓬勃發展,廣泛滲透至各個行業,而我們所熟知的“雙十一”只是科技賦能下的個案,從行業到領域此類的例子比比皆是。
眾所周知,物流行業是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產業,事關經濟發展全局,物流業的發展對于一個國家來說至關重要。就物流行業來講,科技的應用更是無處不在,從硬件至軟件,從倉儲到配送,科技貫穿至物流行業的各個階段。如今,物流行業已走過規模增長時期,進入競爭的下半場,將更加注重效率優化與服務升級,而這兩者都與科技息息相關,密不可分。
2018年是物流科技落地的一年,AGV機器人、快遞配送機器人、無人機等智能化產品都處在落地應用階段。而2019年物流界的風向逐漸轉向了大數據與供應鏈,隨著科技的不斷注入,企業也逐漸意識到大數據與供應鏈已經成為物流業降本增效、提升客戶體驗的核心,紛紛加速度駛入賽道。
也就是說,在物流科技的東風下,大數據、供應鏈已成為物流市場的“新藍海”。
大數據,這個經常被企業方掛在嘴邊的詞,很多人并不明白它的真正含義。而麥肯錫全球研究所給出的定義是:一種規模大到,在獲取、存儲、管理、分析方面大大超出傳統數據庫軟件工具能力范圍的數據集合,被稱之為“大數據”。大數據具有“海量的數據規模、快速的數據流轉、多樣的數據類型和價值密度低”四大特征?!?/p>
目前,大數據已經運用到了經濟、政治、文化等多個領域,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對于物流業而言,大數據已滲透至物流的各個領域,并且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單從快遞一方面來講,2011年全國快遞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36.7億件,而2018年全國快遞業務量已達到了507億件,其海量數據可想而知,面對愈發沉重的物流壓力,物流企業并不能再用傳統的方式來送貨,而是需要通過科技的手段、大數據的連接來提升效率。
現階段,通過“大數據分析能力”能夠使物流企業快速的定制出高效合理的物流配送方案,確定物流配送的交通工具、最佳線路,并且進行實施監控,提升物流配送效率,降低物流配送成本。
除此之外,大數據的應用還能夠對各個物流環節的數據進行歸納、分類與整合,清楚地查看企業網絡任何一個網點的經營現狀和業務情況等,從而為企業的戰略規劃作出一定的支持。
由此看來,大數據成為物流市場的“新貴”也不足為奇,馬云曾說過:“數據”在21世紀,就會像上一世紀的石油一樣。如今物流企業也愈發重視自己的數據,紛紛加碼大數據的建設。
以菜鳥網絡為例,阿里巴巴與多家快遞公司于2013年成立菜鳥網絡,利用先進的物聯網技術、云計算等各種互聯網技術,建立了中國智能物流骨干網。這是一個打通電商、物流公司、消費者三方的開放、透明、共享的數據應用平臺。
通過這些數據可以幫助物流企業規劃最優配送路徑,幫助商家預測商品需求量,同時還能夠解決配送問題。據數據顯示:2018年天貓雙11,單日物流訂單達10.42億,其中,天貓雙11當天,菜鳥驛站單日處理包裹超1000萬。僅用時9小時,進口訂單的清關量突破1000萬單。數據賦能,大大提升了行業效率。
順豐的數據燈塔,充分運用大數據計算分析技術,聚焦智慧物流與智慧商業,助力優化物流同時也能拓展其他業務。
數據對于物流業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通過數據來降本增效只是發展的第一步,最終的一步是加大供應鏈建設,實現產業上下游協同發展,形成良性循環的生態圈。
現如今,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興技術給行業發展帶來新的變革,推動行業向智能化、互聯化發展。這也就意味著,任何企業都不能孤立前行。“萬物互聯,鏈動未來”,正如著名供應鏈管理專家馬丁·克里斯托夫所說“市場上只有供應鏈而沒有企業,未來真正的競爭不是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而是供應鏈和供應鏈之間的競爭”。
供應鏈是指圍繞核心企業,從配套零件開始,制成中間產品以及最終產品,最后由銷售網絡把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將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直到最終用戶連成一個整體的功能網鏈結構。
作為從生產端到終端、鏈接上下游的有力武器,供應鏈正在貫穿企業內部發展,乃至全球各個企業之間的連接,它可助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資源優化配置和經濟質量、效率的提高。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供應鏈管理服務行業市場前瞻與商業模式分析報告》顯示,未來五年我國物流及供應鏈服務市場價值復合增長率將保持在10%左右,到2020年我國物流及供應鏈服務市場價值將達到321萬億元,到2023年,市場價值有望達到378萬億元。
因此,供應鏈成為各大企業轉型的方向,除了老牌的怡亞通、九曳供應鏈、新寧物流等專注于供應鏈服務的公司,快遞、快運甚至物流設備商公司也在相繼成立供應鏈公司或者拓展供應鏈業務。
順豐55億收購敦豪北京和敦豪香港在中國大陸、香港和澳門地區的供應鏈業務;德邦斥資22億成立6家供應鏈公司;京東物流致力成為全球設施供應鏈基礎設施服務商。除此,蘇寧物流等公司也在大力布局供應鏈版圖。
機會總在不經意間產生,物流巨頭都想在當前并不成熟的供應鏈隊伍中站穩腳跟。然而在此場戰役中,孰能勝出仍是未知之數。
21世紀,變革已然成為時代的主題。在科技賦能下,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都或將引來物流行業新的變革。在未來行業發展中,數據化、智能化是企業始終需要關注的議題。如何建立大數據、供應鏈,構建產業上下游協同體系,是變革的主要方向。
路漫漫其修遠兮,物流行業的變革之路道阻且長,然抓住大數據與供應鏈的新機遇,構建獨到、核心的競爭優勢,來日方長,未來皆可期。
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1442 閱讀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375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1008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1039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932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942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879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813 閱讀傳化智聯:緊跟國家物流樞紐布局優化,助力現代物流體系建設
806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793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