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蝶國際軟件集團始創于1993年,是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公司(股票代碼:0268)。現有員工8000多人,設有深圳、上海、北京三個軟件園,已為超過680萬家企業和政府組織提供企業管理軟件及云服務,致力改變億萬人的工作方式。
在成就客戶的同時,金蝶也贏得了自己的發展。金蝶在2012年進行全面云轉型,2015年獲得京東戰略投資,2017年已成為亞馬遜AWS云在中國的企業級合作伙伴。今天,金蝶已成為企業在數字經濟新時代的選擇,財富中國100強企業,有一半選擇金蝶,整體金蝶系用戶已超過2.6億,超過2000家合作伙伴選擇金蝶作為共創共贏的發展平臺。國際調研機構IDC數據顯示,金蝶已連續14年位居中國成長型企業市場占有率第一,成為連續兩年在中國企業級SaaS云服務領域超越國際廠商的軟件公司。
金蝶EAS為集團企業提供全面集團管控方案,助力集團企業數字化轉型,實現企業數據自由共享。以財務共享、數字營銷、智能制造為主要領域,全面覆蓋預算、管理會計、資金管理、集團供應鏈、銷售電商、采購電商、多工廠制造等管理領域。同時,金蝶自主創新了最適合中國企業管理特質的BOS底層開放平臺,滿足了集團企業隨需應變的創新及發展等深層次需求。金蝶EAS擁有如下的優勢和特點:
◆ 金蝶EAS財務共享3.0解決方案,以“全球共享、智能共享、數據共享”三大特性,正引領企業財務共享發展趨勢,使得企業財務管理工作更加智慧,為企業創造更大價值。
◆ 金蝶EAS數字營銷解決方案,借助互聯網技術,支持集團企業構筑全渠道營銷模式,實現企業與客戶、經銷商及渠道的全面連接,降低溝通成本,提升銷售效率,創新銷售模式。
◆ 金蝶EAS智能制造解決方案,圍繞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深層需求,基于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工業大數據等先進制造技術,為制造企業打造平臺化、集成化、模塊化、移動化的數字化運營平臺。
金蝶EAS主要業務場景包括:智能財務、管理會計、財務共享服務、數字供應鏈、智能制造等。下面將主要介紹金蝶EAS在供應鏈領域的應用。
智能供應鏈是指在互聯網+環境下,通過感知技術、互聯網技術、云計算與大數據,將物理世界與虛擬世界連接起來,將傳統供應鏈人與人之間的協作,拓展為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的全面協作,使供應鏈更快捷、更安全、更經濟,并由此創造更多的價值。
金蝶EAS智能供應鏈以企業的營銷、倉儲、供應三大業務為核心,整合應用了物聯網、互聯網、移動、云計算和大數據等技術的優勢,為企業供應鏈安全、高效運行提供有力支撐。
☆ 全渠道營銷:不但整合了諸多的線上渠道,而且將線上渠道與線下渠道進行了有機的融合。
☆ 集團采購:以集中采購、共享采購和供應商協同為指導思想推進企業采購變革。
☆ 集團庫存:庫存補貨智能化、庫存事務移動化、庫存規劃全局化是該方案的核心要點。
移動互聯時代,企業營銷不再局限于傳統的直銷與分銷。面向消費者的體驗式營銷、線上線下結合是當今的主要營銷模式。
(1) 多平臺整合
大中型集團企業往往存在多種線上渠道,包括企業官網商城以及第三方平臺如天貓、京東、一號店、蘇寧易購、亞馬遜等等,多平臺整合方案提供電商運營中心,集中管理來自于不同平臺的訂單,統一商品上下架,統一管理促銷方案,有效地提高了平臺的運營效率。
(2) 線上線下融合
傳統的線下渠道,是企業的重要資產,傳統企業在向電商轉型的過程中,不是甩掉中間商,而是要對傳統線下渠道的職能進行變革,使之有效地與線上渠道進行融合,快速實現電子商務渠道布局。
(3) 連接企業資源計劃(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ERP)
ERP是企業管理的核心,是為用戶提供高質量產品和服務的有力支撐,將互聯網前端系統與后端的ERP系統進行連接,進而實現將用戶與企業價值鏈進行連接。
金蝶EAS針對集團企業復雜的采購業務,提供了全面的支持。通過集團策略的分層控制,支持集中采購、分散采購,以及充分利用互聯網平臺進行采購業務創新的多種采購模式。使集團企業即保持采購業務的專業化、可管控能力,又允許企業充分發揮貼切業務需求的靈活性,提升企業的價值鏈協作能力,優化對客戶的服務水平。
(1) 集中采購
集中采購是集團企業利用規模優勢,對外形成對供應商強的議價能力,對內集中專業的采購管理力量,在業務上形成尋源、供應商評估和訂單處理、結算的高效管理能力。集中采購平臺可根據集團采購策略,自動將各分子公司、機構的采購需求,歸口到不同的采購中心,由專業的采購人員進行詢價、招標或下單處理。集團集中采購,通過統一供應商管理、統一物料編碼、統一業務流程和統一對外結算四個統一,來實現總體成本最優、資源共享、質量穩定和供應可靠的采購管理目標。
(2) 采購共享
建立集團采購共享中心,推行專業化采購業務處理,提高服務水平和管控能力,是大數據時代集團企業采購業務管理轉型的方向。在采購共享模式下,在集團內部共享供應商資源、統一協調倉儲和采購需求,推行標準化供應商管理流程,建立嚴格的供應商績效考評體系,定期出具采購業務和供應商考核報告。采購共享模式下,企業在集團層面管理采購策略,建立需求組織與事務組織的對應委托關系,集團可根據業務需要,配置對下屬機構的采購策略控制強度。
(3) 供應商協同
EAS智能協作平臺以供應商交易協同為核心,整合了供應下單、供應商出貨、公司收貨和往來對賬等業務,特別是供應商門戶,實現了供應商與企業零距離接觸。
高效的庫存控制對應銷售的產品分類規劃,不同流動性的產品和物料,對應不同的控制策略,一方面保證物流和倉儲的供應能力,杜絕缺貨;另一方面消除過量庫存、降低成本。這需要精確的庫存數據,不斷提高庫存消耗預測的能力,優化補貨參數和規劃好每個倉庫的功能區域。
金蝶EAS智能供應鏈,通過有效地利用移動設備、互聯網技術、感知技術等新興技術,靈活支撐企業物流組織的變革,使倉儲和物流的管理充分發揮出規模效益。
(1) 庫存的條碼處理
金蝶EAS智能供應鏈與條碼、RFID等技術集成,并與上、下游貨物流動保持協作。實現庫存預警、自動補貨、智能庫存預留和綜合調配等智能管理。
(2) 全局庫存管理
掌握庫存狀況是優化存貨成本占用、提高庫存服務能力的基礎。EAS提供全局庫存管理,允許企業根據存貨的ABC分類,過濾查詢庫存類別和單品在集團內的全局存儲、分布狀態,以方便集團內部調撥、優化庫存。
(3) 智能預警和補貨
集團庫存的成本優勢,是通過對集團庫存管理的綜合規劃,減少物流中心、分支物流中心的整體安全庫存的配置,這需要在集團范圍內進行物資的綜合調配,降低損耗和提高智能預警的能力。
株機公司因應用部門不同,存在設計BOM(技術人員設計的BOM),工藝BOM(本部進行物料計劃的BOM)、制造BOM(指導事業部生產的BOM)等三個層次的BOM,而設計BOM、工藝BOM、制造BOM數據鏈又沒有打通,造成數據的更改及變動后無法同步,使物流中心進行物料需求計算時產生困擾,對事業部生產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以項目管理為核心展開公司整個運作的模式是株機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但整個項目管理是以手工原始的方式進行,而且項目管理的控制步驟變化比較大,時間計劃壓縮比較緊,在這方面缺少應有的數據支持,因此存在信息不準確、不及時等問題,對項目管理的有效性和控制性存在不足。
物料需求計劃要處理整個株機公司的物料計劃,工作量大,目前是按照人為操作的方式由物流中心編制采購需求的,工作容易造成差錯,影響各事業部的生產進度,從而造成采購與生產的協同出現問題。
株機公司在機車事業部、城軌事業部和轉向架事業部都應用了MRP II,重點實施了生產計劃、物料需求計劃和生產任務管理。但三套系統基本上獨立運行,難以與公司層面上的基于項目管理的ERP系統集成,不能形成公司統一的ERP系統,效益不能充分發揮。車間作業基本處于手工作業的狀態,工作效率低,生產信息取得不易。
成本管理方面,株機公司還存在大量的手工處理作業,對半成品成本無法進行核算,另外缺乏成本分析報表,無法完整的提供領導決策所要求的信息。
主要解決方案包括:(a) 實現設計、工藝和制造BOM統一管理;(b) 實現裝備制造項目管理。通過項目管理模塊的應用,建立面向項目管理的ERP系統,在接收任務后,可在系統中對項目整體情況進行定義,根據項目類型及WBS專家庫對項目按設計任務、采購任務、制造任務進行分解,確定任務進度計劃和成本目標。
(1) 實現物料需求集中計劃
通過金蝶EAS,可實現項目任務向集中采購需求管理中傳遞集中采購計劃,或手工新增集中采購計劃,依據父項任務和子項任務分解集中采購計劃,并可重新計劃集中采購計劃。
(2) 多種采購策略與供應商門戶
通過金蝶EAS的實施,株機建立不同物料的采購策略,同時實現和供應商的緊密協作,以確保物料的及時供應。
(3) 實現事業部生產精細管理
通過金蝶EAS,建立基于任務的標準生產、返工生產等多種生產類型,提供生產訂單、返工生產訂單、生產領料、完工匯報、工序轉移、報廢/補料、生產入庫等業務管理功能。
(4) 實現多組織成本核算
通過和總部及各事業部總賬、供應鏈系統的關聯,實現產量和費用的自動歸集分配,將株機公司成本核算到各事業部,且為一次核算,并進行成本分析。為管理者提供準確的成本信息,為業務決策提供數據支持。
(1)按照先進的信息化運營架構進行業務流程的優化整合,提升了株機公司的整體管理水平;
(2)建立起株機公司的信息化平臺基礎,實現本部與各事業部的單據流、信息流的集成,實現上下的貫通,確保信息能夠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完整集成、快速傳遞,從而實現信息的大整合;
(3)通過對物料及BOM數據的統一規劃管理,為物流需求計劃、生產協同計劃實現高度的協同打下良好的基礎;
(4)建立面向項目管理的ERP系統,高效有序組織項目執行,縮短制造周期、提高產品質量、控制和降低生產成本,實現對項目過程的監控;
(5)實現采購需求的集中管理,支持集中采購模式,優化集中采購計劃,提升采購計劃的準確率;
(7) 建立多種采購策略和供應商門戶,提高材料供應的及時性,保證物料的齊套,使企業的供需保持平衡;
(8)實現事業部生產計劃、執行、考核的全過程管理,實現生產的精細化管理,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質量、快速響應市場;
(9)實現多組織成本核算,提升核算工作效率,并通過成本分析,為管理者業務決策提供數據支持。
中郵無人機(北京)有限公司揭牌
2356 閱讀智能倉儲企業“智世機器人”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
2271 閱讀這家老牌物流巨頭被整合重組,四千多名員工將何去何從?
1564 閱讀聊聊2025年物流企業如何做營銷規劃
1562 閱讀極兔速遞2024年第四季度包裹量增長32.5% 全球日均單量超8000萬件
986 閱讀物流供應鏈領域“吸金”不力,但能給投融資事件頒幾個獎
951 閱讀京東緊急馳援西藏震區,首批救援物資已由專車送出
969 閱讀仿生學:蜂巢帶給供應鏈管理的啟示
878 閱讀2024LOG供應鏈物流?突破創新獎候選案例——準時達國際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889 閱讀人民日報“晚安短信計劃”關注電商西進:拼多多新農人傳遞溫暖
891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