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戰略是與公司定位的競爭策略,產品本身的特性等息息相關的。四個重要參考因素是行業框架、組織獨特的價值(核心競爭點)、管理重點、內部流程。
當某公司基本明確了自己的四個重要因素后,就可以基本確定在6個模型中哪種最符合自己的戰略方向的模型。而6個模型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效率導向的,一類是響應速度導向的。本篇文章對于響應速度導向型做展開探討。
對于需求不確定性較大的行業,市場滲透成本一般相對更高,那么這種情況下供應鏈策略重點方向在于具備充足的產能以快速響應需求波動。接下來介紹響應型下的三種供應鏈模型:敏捷型,按客戶定制型,柔性型。
01敏捷型供應鏈模型
如果某公司為每個客戶做定制產品的加工,那么敏捷型供應鏈比較適用。這種行業最明顯的特征就是需求的不可預測性。此種情況下使用"make to order"作為解耦點,即在收到客戶的采購訂單后開始生產,以避免產成品后沒有后續銷售需求了。
因此,核心競爭力在于“敏捷”,即在需求未知情況下,快速滿足客戶需求或具備極短的交付周期。敏捷度可以用額外產能與資產平均利用率之間的比率衡量。可以說,額外產能是具備敏捷性的必要條件。
管理層需聚焦于保證敏捷性,兩方面的能力很重要:額外產能,最小批次的產品/流程設計。
此類供應鏈模型的成功有如下若干因素需考慮:
產品設計
為降低交付周期,原材料/元件子物料應遵循一個可以共享同類物料的原則以減少同一類產品的子物料復雜性,且原材料/元件層物料充足。
市場需求
對于客戶需求變動相對較低的,應注意確保比其他效率型客戶更低的價格。當然,對于需求變動更大的,可以收取更高的價格。
與關鍵客戶建立協作機制。如之前提及的,這有助于預測產能需求變化,既可以短期內滿足排程日期需求,也可以長期內確保資產投資決策正確性。
價值定位
如果額外產能逐漸降低到較低水位,公司需注意投資額外的資產以保證其敏捷性。否則,公司就應該改變價值定位,重點朝著效率型或持續供應型供應鏈戰略部署。
通常來講,此類敏捷型供應鏈適用于中間產品制造商,工業客戶需其具備一定的定制能力;或者工業客戶對于供應商的短交付周期能力極其看重。對于這種需求變動響應力及較高的服務水平,相關行業有包裝業、特種化學品、金屬加工服務業等。
02按客戶定制型供應鏈模型
此類供應鏈的一大特點是資產成本占總成本的比例,以及在統一平臺上,產成品具備非常高的可配置性。核心競爭力即在于產品具備其獨特的配置,以滿足客戶需求。與敏捷型相比,敏捷型是從客戶需求多樣性出發,可以滿足客戶的任意需求,只受限于技術能力;而客戶定制型供應鏈是從現有的產品設計可以滿足的配置多樣性出發,即通常通過獨特的配置,裝配組合等達到客戶需求。
產品配置一般通過最終的裝配過程完成,前期工序可能有混合方式、包裝、打印等。前期的組件加工周期通常比下游的最終的客戶配置周期長。
由于產品配置組合方式十分豐富,實踐中很難也很少對于終產品層做精確客戶需求預測。更常見的是,根據客戶需求波動情況,供應鏈對于配置之前的組件做make to fcst策略或者使用持續補貨模型。因此,通常情況下,產品配置和下游流程在收到客戶訂單后再做排程,以滿足短交付周期。
綜上,此類供應鏈使用"Configure to order"CTO解耦點,在解耦點之前使用效率型或持續供應型供應鏈模型,配置及下游流程使用敏捷供應鏈模型。
此類供應鏈模型的成功有如下若干因素需考慮:
市場需求
為了客戶體驗優秀,訂單錄入系統的設計建議足夠簡潔清晰,高用戶友好度。
產品設計
為降低此類供應鏈的復雜度,核心要素在于在有限原材料/組件的情況下,最大化產品的可配置種類數量,以期滿足客戶需求的多樣性。
生產流程
為減少訂單交付周期,注意保證在按客戶配置環節物料/組件的可用性,即庫存水位。
如果某一種配置的需求量相對較大較穩定,建立將其使用效率型/持續供應型供應鏈模型。其實通過這幾類模型介紹可以發現,如果可以創造規模效應,建議使用效率型導向的;如果需要通過高客戶服務水平獲得客戶訂單,而客戶訂單的變動性,周期性都短頻快,那么建議使用快速響應型的供應鏈。
適用行業有需要裝配的個性化產品,比如電腦、車輛等。不過此處舉例一個紙質業,產品解耦點在大型紙張卷制造后,按客戶定制切割/包裝流程。另外,對于服務業,一些快餐館用這個模型。
03柔性供應鏈
柔性供應鏈適用于需求既有極高的需求峰值,也有較長時間的低需求階段的不確定性,波動性情況。這種供應鏈模型強調自適應性,即為了滿足客戶特定需求或解決某問題,快速重新排程內部流程的能力。因此,這種模型聚焦于處理例外情況,甚至緊急情況的服務性公司更為普遍和適用。由于這種特殊事件、緊急情況的特殊性,客戶不僅需要供應商的快速反應能力,而且需要其具備提供定制解決方案的能力。可以想見,這種服務的報價一般較高了。
管理層需聚焦于柔性,重點部署四個能力:一是關鍵資源的充足產能;二是快速響應能力;三是在流程或工程技術上的技術先進性;四是流程設計本身具備高度的可配置性。
此類供應鏈模型的成功有如下若干因素需考慮:
生產過程
公司需保證關鍵資源“時刻準備著”。比如,專做防洪服務的泵類產品的公司,或者提供備件加工的金屬加工設備的公司等。一旦突發情況發生,需求立刻激增,這個時候公司的額外產能能力對于獲取訂單至關重要,當然,如果無限產能也是不夠經濟了。
注意自適應性是指具備很多的低到中等水位的產能資源,而不是少數幾個高產能的資源。
市場需求
與關鍵供應商之間的高度、強有效的協作關系很重要了,這樣在每時每刻都有ATP(可以承諾)的庫存/產能。
類似地,良好的訂單錄入系統很重要,以保證客戶需求,情況特征被有效收集。
適用行業比如給工業客戶做備件的金屬加工業,比如可能急需更換某個壞損的零部件。這需要快速響應,充足產能,在完成一系列的流程比如車、銑、焊接等流程后,配置處理完成一個特殊情況。
至此,兩大類供應鏈戰略,6種模型的基本介紹我們已經分享完,后續會對這個戰略模型的理論基礎以及相關案例公司做分享,歡迎持續關注。
2024LOG供應鏈物流 突破創新獎候選案例——上海歐力德物流科技有限公司
4868 閱讀2024LOG供應鏈物流?突破創新獎候選案例——科捷供應鏈有限公司
3175 閱讀2024LOG供應鏈物流?突破創新獎候選案例——中外運物流有限公司
2751 閱讀2024LOG供應鏈物流 突破創新獎候選案例——安得智聯供應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456 閱讀順豐、德邦發布春節服務公告:將加收資源調節費
2152 閱讀中郵無人機(北京)有限公司揭牌
2139 閱讀剛上市就大跌,航空物流巨無霸市值已縮水211億
1815 閱讀2024LOG供應鏈物流 突破創新獎候選案例——京東物流
1769 閱讀2024LOG供應鏈物流?突破創新獎候選案例——中國移動通信集團終端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
1584 閱讀智能倉儲企業“智世機器人”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
1522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