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物流人,多年以來的一個習慣是到了一個新地方,只要時間允許,就想看看當地的物流市場,尤其是專線物流市場。
今天下午去了淄博,專程去淄博傳話物流港去看看。
將車找個地方停好后,我看了一下手機上顯示的步數,7000,想,怎么著也得在這里走個七八千吧,留五千晚上回酒店后樓下走走就夠了。
反正每天都要走兩萬步的,在哪走不是走,不如仔細看看淄博的專線物流市場。
停車處剛好是傳化的南一區,正好可以整個園區走一圈。我就看看,沒進任何一家專線公司,只是從一家家公司門口走過。當我發現我的步數已經達到一萬五時,我很驚訝地發現一個奇特的問題:我沒看到一家北京線。
我叫楊北京。很自然地,去到一個陌生的物流園區時,總會留心做北京線的同行。所以走了八千步后,我覺得不大對勁,我已經看了數以百計的專線公司招牌,至少看到過七八家天津或者河北專線,甚至秦皇島專線都見過兩個規模比較大的,但北京線,一家都沒有。
所以后面的行程就開始有目標了:尋找北京專線。我走遍了南區的一二三四五區,沒發現一家。不死心,上車,驅車到了北區,將北區也細細梳理一遍,還是一家北京專線都沒找到。
看看手機,已經走了23000步了,這意味著我在淄博傳化物流港走了16000步。這說明這個物流園區很大,一個參考數字是:我曾陪朋友走路參觀過天潤物流園,一家專線不落下的走一圈,4000步左右。如此龐大的一個物流園,居然找不到一家北京線,這確實有點奇怪。我和同行的兩個崔同學說,唉,看來北京線被人嫌棄了,誰都不愿意做。
同樣是這個園區,做廣東線的據我們的不完全統計,至少有十家,并且規模都不小。這樣,一個問題來了,在淄博,如果要開一條專線,你做北京還是廣東?我的看法是,從投資安全角度看,如果要二選一,還是做廣東吧。理由是,專線是一個完全競爭市場,為何這么大一個物流園區,居然看不到北京線,原因可能就是做北京的都做不下去,從市場上消失了。多年以前,幾個朋友拉我入伙做昆明專線,正式開動前,有朋友警告說,容桂和東鳳兩個鎮,已經共計有15家昆明專線了,這條線競爭如此激烈,你確定你們還要做?我笑,那更要做啦,小小的兩個鎮居然有15家昆明線,說明這條線的貨多呀,何況只要努力排進前五就挺好了,壓力并不大,可以做。于是就做了,果然很快就做起來了。后來我退出,專注做大北京,參與過的這條昆明專線現在做得還很不錯。
如果有淄博的朋友問我北京線能不能做,我建議要慎重,因為那么大的傳化物流港一家北京線都沒有,造成這個現象背后的原因需要認真思考。中郵無人機(北京)有限公司揭牌
2755 閱讀智能倉儲企業“智世機器人”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
2656 閱讀這家老牌物流巨頭被整合重組,四千多名員工將何去何從?
2089 閱讀2024最值錢的物流上市企業是誰?哪些物流企業被看好,哪些被看跌?
1625 閱讀地緣政治重塑下的全球供應鏈:轉型、挑戰與新秩序
1298 閱讀物流供應鏈領域“吸金”不力,但能給投融資事件頒幾個獎
1308 閱讀連續5年的“春節主力軍”,德邦為何如此穩?
1177 閱讀16連冠背后,日日順助力智家工廠物流降本增效
1085 閱讀1745億件,快遞業務量增速超預期
1029 閱讀扎根供應鏈創新25年,一家“耐力長跑型”企業的破局啟示
977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