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十四五”冷鏈物流發展規劃》《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建設實施方案》的相繼發布,作為消費升級背景下的重要細分市場,冷鏈物流發展再迎戰略機遇期。
冷鏈一直被視為物流運輸行業的“金字塔塔尖”。在傳統電商快件相對穩定的情況下,快遞企業加速拓展生態鏈,而冷鏈幾乎成為每一家快遞企業的“兵家必爭之地”。面對萬億規模市場,快遞企業摩拳擦掌,重金投入,或自建直營網絡,或開啟加盟,或與第三方深度合作,除了郵政、順豐、京東等直營制快遞巨頭外,包括中通、圓通、申通、韻達等在內的加盟制快遞企業也持續向冷鏈物流領域發力以及一些專業化冷鏈企業在利用資本化的手段加速并購整合;這些都在向市場說明,中國冷鏈物流市場擁有極其燦爛的前景。
眾所周知,目前我國冷鏈物流行業市場規模增長迅速,由2013年的900億元增長至2020年的3832億元,近5年復合增速達到16.3%,冷鏈物流需求總量由2013年的7720萬噸增長至2020年的26500萬噸,近5年復合增速達到20.3%,市場規模和需求總量均實現快速增長,國民收入的提高促使居民消費升級轉型加快,高端生鮮需求增長,疊加餐飲業自身發展變革的需求,食品冷鏈迅速發展。
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催生了生鮮配送需求的爆發,需求空間全面打開,加速了冷鏈物流的發展,速凍、即食食品的需求量大幅上漲,社區團購、線上買菜的采購方式逐漸普及,從而使得冷鏈城配及其配套等迎來發展機遇。同時,隨著鄉村振興的全面推進,農村地區將釋放出巨量消費和投資需求,下沉市場也是拉動內循環的重要引擎。阿里巴巴、京東、拼多多等電商巨頭及蔬果平臺叮咚買菜、每日優鮮紛紛宣布將在農產品核心產區布局物流中心,讓更多的縣域物流中心具備農產品上行的物流服務能力,冷鏈下沉將是大勢所趨。
盡管如此,冷鏈物流的現實短板確是顯而易見的。從需求端看,我國冷鏈物流服務呈現高度定制化和個性化,訂單具有分散和非標的特點,尤其伴隨著末端生鮮零售場景的多元和碎片化,冷鏈運輸的要求日趨嚴格。時效方面,隨著生鮮電商、新零售等新行業的爆發,各類客戶對冷鏈物流的輻射半徑和時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成本與技術要求方面,冷鏈物流企業屬于典型的重資產業態,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和技術投入。標準化程度方面,由于上游本身缺乏標準化、運輸過程存在斷鏈等問題,基礎設施不完備和行業管理措施落實不到位等問題導致行業標準化程度較低。自動化程度方面,由于自動化設備落地成本較高,且多數冷鏈物流服務有鏈條斷裂、流通率低的問題,導致全鏈路的可視化和自動化難以實現。
這也是為何我國冷鏈物流的市場空間很大,但目前規模效應還極為有限,更沒有一家公司處于絕對統治地位。因此,未來必然會出現并購重組等整合行為,快遞企業要想抓住機遇,必須增強其資本能力、進行橫向和縱向的聯動,打破固有的傳統快遞思維模式,從流通產業的角度進行考量,全面整合運輸資源能力以及扎根產業的深度。
一方面,實現與現有業務模式的兼容。一些快遞企業還未與當地產業進行融合,只是承擔運貨商的角色,而冷鏈需要介入當地資源,因此加快網點轉型、加速上下游企業聯動非常重要。另一方面,加大投資力度。冷鏈物流對全程每個環節都有嚴格要求,在車輛、冷庫、信息系統建設等方面投入較大。當前,大多數快遞企業的處理中心,都缺乏冷庫這一硬件。而預冷作為一種預貯處理方式,是農產品低溫冷鏈貯藏運輸必不可少的環節,但是預冷庫建設成本高,尤其是農產品需要的氣調庫,比一般的冷藏庫成本更高,也是需要快遞企業加大投入的一環。
除此之外,相對于傳統物流,冷鏈物流在每一個環節上對于技術的要求更高。事實上,冷鏈物流的核心不完全是“冷”,而是“恒溫”——不同的產品需要不同的保存溫度。而這些硬件設備、技術,大部分快遞企業都還尚為欠缺,更為值得關注的是對冷鏈物流發展專業型人才資源的儲備也仍不足。
相關政策的密集出臺,意味著國家對冷鏈物流發展的關注度與日俱增,同時開始著手于市場的規范管理,在此背景下,快遞企業切割冷鏈物流蛋糕必將呈現強者愈強、弱者愈弱之勢,同時,通過各個產業的實際發展變化,為從業者、服務對象以及整個產業打造欣欣向榮的新生態。
前?;浭瓿尚乱惠啈鹇匀谫Y
2363 閱讀樂歌股份預計2024年歸母凈利潤下降約50%,大力發展海外倉
2332 閱讀連續5年的“春節主力軍”,德邦為何如此穩?
1695 閱讀AI改變物流業的游戲規則:從炒作到實踐的深度思考
1283 閱讀CES 2025:NVIDIA OMNIVERSE驅動的智能倉儲數字孿生革命
1245 閱讀制造業企業,不要逼物流公司降價了!
1152 閱讀拼多多引領電商西進:帝王蟹進村,非遺剪紙出山
1157 閱讀2024年12月份中國出口集裝箱運輸市場分析報告
1104 閱讀菜鳥拆分為假消息,繼續大力發展全球物流業務
1078 閱讀全球海運市場動態(一月中旬至一月下旬)
1028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