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空頭” (the Big Short) 這部電影大家可能聽過或看過,講的是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爆發前幾個華爾街投資者提前看到了泡沫假象,重倉做空次貸CDS(credit default swap信用違約掉期)而爆賺。
幾周前,美國高檔家居零售商RH(之前叫Restoration Hardware) 的CEO Gary Friedman 在公布第一季度公司業績時,跟投資機構分析師們坦誠分享了他對美國供應鏈和今年零售市場前景的看法。大家有點被他的坦率言論嚇到了。
最近幾周我跟倫敦的一家投資機構斷斷續續交流了大家對美線市場和美國消費需求的看法。這家機構是堅定的看空派,覺得美線后市增長缺乏支撐,運費不用等到明年就會下跌,市場并沒有船東們描述的那么美好。前段時間跟一家每年進口上萬個大柜的網上零售商物流負責人聊天時,他提到他們老板也認為今年市場會回落,因此年初合約談判的時候,他們不想跟船東簽訂過多的高運價合約,主要還是選擇跟貨代合作,因為他相信市場即期價會比合約價低。就年后到現在的市場看,他賭對了。當然,2022年還沒過半,開香檳慶祝還太早。
我們先不用急著宣布誰的判斷是對是錯,看看他們做出悲觀判斷的依據也許更有意義。
RH的CEO說, 大家都認為供應鏈總體有了改善,可是他并不贊同。整個收貨的時間還是拉的很長,至少比以前多了5周的時間。時效越長,成本越高。有些貨品交貨期滯后了足足10-12周。很多人也以為交貨期終于趕上了,其實不然。他覺得到今年年底前能把之前所有的訂單交齊就已經很不錯了。這跟我之前聽到的消息是一致的。Costco年后一直用自己租的船大量出貨,據說出的還都是去年第四季度的訂單。國內疫情的反復無疑加重了出貨的延誤。
關于運費,他透露說,2020年疫情爆發以后,進口劇增,運費開始漲價,他們的平均運費從$2400翻番到$4800。今年的運費呢?翻倍算是好價錢了,他表示。
這些信息不出奇,大家早就知道了。接下來他說的話,足以引起大家的注意。
Friedman說, 俄烏戰爭爆發后,他們公司留意到需求同一時間下跌了10-12%,至今還沒有恢復。各家公司都把重點放在第一季度的業績公布上, 因為第一季度大家都不錯,當時需求并未下降。可是沒有人說現在的需求是在下跌,因為怕影響公司股價(他說完這些話的當天, 公司股價下跌,市值不見了10億美金) 。
俄烏戰爭不會直接影響需求,不過,他認為戰爭的爆發給大家一個警醒的機會:通脹,加息,過熱的房地產市場。他把這種需求的轉變比喻成“大空頭”的情景,認為他看到了市場崩潰前的跡象。
我倒覺得他有點危言聳聽了。美國消費結構的轉變是社會回歸正常化的表現。Peloton 的跑步機再好,大家也不會隔幾個月買一臺,再說健身房早就開了。一種可能的情景是,隨著對實物的需求逐漸放緩,每類貨品的消費變化的速度和幅度都不一樣。即便是同一種貨品,每家進口商情況還不一樣。本周跟一家做電商的家具批發商聊, 他說他們今年預計還有30%的增長。可是,也有客人表示他們庫存已經很滿,會暫緩進貨。美國十幾萬家進口商不同的的情況匯總起來,此消彼長,對進口的直接影響有個漸進的過程,不會是斷崖式的。
文章開頭提到的倫敦投資公司最近參加了一個圓桌會議, 下面是參會者(投資人,分析師,物流業高層)達成的一些共識,供大家參考。
投資界逐漸形成共識,國內疫情的封控措施不會推高市場即期價。工廠關閉,出貨不暢,然后船東的空班船并不多,船的裝載率不高(筆者注:這個要看航線和港口,美線很多港口還在甩貨)。
國內疫情受控重新放開后,市場也不一定快速反彈。工廠的產能恢復過程是緩慢和漸進的,就像去年9月份越南工廠重新放開后的節奏一樣。目前工廠,倉庫,碼頭并沒有很多積壓的貨物要出,這意味著重開后不會有井噴式增長。
現在說季節性出貨的人忽略了重要一點:過去18個月根本沒有季節性,貨量一直保持高速增長。季節性(如果有的話)的回歸恰巧說明了市場開始恢復正常化(有淡旺季)。
美西的約價大概在$8000(大柜)左右,但是很多客戶還沒有簽。主要原因是接下來要開始的美西工會談判充滿不確定性。
說到合約,目前船東并沒有讓步,還處在戰略相持階段。年后的約價開盤還是在美西$8000以上,這個價錢已經接近或高于市場即期價了。貨主試圖告訴船東,市場并沒有那么好,這個價錢太高了。最近的市場表現就證明了這一點。對船東來說,現在是進退兩難。不降,要面臨客戶壓力和保證滿載的壓力。降了(不論是市場即期價還是約價),破壞力更大,不僅影響沒有簽約的客人,對那些之前已經簽了高約價的客人來說,船東后期的降價是對他們早期決定的一個否定。權衡再三,堅持不降是最佳策略。船東在苦等下一個風口。以目前華東的疫情發展來看,估計離重開還有一段時間。馬上就要到4月底了,去年的合約就要到期了。船東大概率不會延長合同,因為去年的約價太低了。到時貨主必須做出選擇:簽下高價的合約,承擔約價可能高于即期價的風險,還是押注今年的即期市場,承受支付可能更高的即期價。目前看,船東還是占據戰略主動。
中郵無人機(北京)有限公司揭牌
2622 閱讀智能倉儲企業“智世機器人”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
2565 閱讀這家老牌物流巨頭被整合重組,四千多名員工將何去何從?
1963 閱讀2024最值錢的物流上市企業是誰?哪些物流企業被看好,哪些被看跌?
1450 閱讀地緣政治重塑下的全球供應鏈:轉型、挑戰與新秩序
1207 閱讀物流供應鏈領域“吸金”不力,但能給投融資事件頒幾個獎
1203 閱讀2024LOG供應鏈物流?突破創新獎候選案例——準時達國際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1029 閱讀仿生學:蜂巢帶給供應鏈管理的啟示
990 閱讀16連冠背后,日日順助力智家工廠物流降本增效
1015 閱讀中遠海運回應被美國國防部列入“中國軍事企業”清單
945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