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1月11日23點59分,京東雙11累計成交額3491億元,相比于去年的2715億元,同比提升776億元,全網增幅最大。表現平穩強勁,與其調整雙11戰略有關。
今年雙11,京東打破以往凌晨搶購時間,將預售時間與付尾款、搶購時間全部提前4小時,于10月20日晚8點開啟預售,10月31日晚8點支付尾款、全面放價,11月10日晚8點開啟高潮期購物狂歡,看似提前4小時,實則是非常人性化的一種體現,讓消費者不用熬夜下單,享受最“巴適”的京東雙11。
也就是說,在開場時間差上,通過戰略調整,京東將了對手一局。
問題來了:商流改變必然推動物流變革,雙11京東在平臺商流端打破開場時間常規后,京東物流端做了哪些調整以應對快遞高峰期?表現如何?京東物流在哪些方面的建設價值得到進一步凸顯?
每年雙11都是一次物流大考,特別是面對日以萬計增長的訂單量,背后考驗的是快遞企業技術、算法、倉儲、分揀、運輸、配送等各個方面的綜合能力。今年是京東平臺雙11大促變革的第一年,為應對這次京東平臺商流變革,京東物流推出多項服務以及上線最新技術產品,全力保障全國范圍快遞平穩安全配送上門服務,為消費者打造極致服務體驗。
比如,為了實現末端分鐘級配送,京東物流擴大預售前置投入與服務范圍。
今年雙11,京東物流不僅在預售前置領域持續加碼,還與京東達達配送聯合協作,通過系統算法、供應鏈計劃與多層級的庫存前置,在消費者支付定金后就開始倉儲生產、打包,商品被前置在距離消費者最近的各級倉庫,待消費者支付尾款后,京東小哥與京東達達小哥可立即進行“最后一公里”配送,以最快速度實現分鐘級送貨上門服務。
服務覆蓋率上,在去年基礎上,京東物流還擴大了商品預售前置規模,覆蓋全國30個省份、超300個城市的消費者,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武漢、西安等一線城市,也包括像遵義、德陽、東莞、無錫等三至六線城市,所涉及的品類范圍幾乎涵蓋所有中小件品類,只要在京東平臺購買的預售商品,消費者都有機會體驗到最快分鐘級的收貨體驗。
在個人寄遞上,為確保雙11期間送貨上門與穩定的服務時效,京東快遞個人寄件業務通過有針對性的保障舉措與調度體系,為全國超過300個城市消費者提供無差別的寄遞服務。
位于甘肅蘭州的吳師傅對此服務深有體會。10月31日晚8點剛過,京東小哥就將吳師傅在京東平臺下單的蔬菜和牛羊肉,送抵甘肅蘭州封閉社區,吳師傅成為最特殊的京東雙11第一單。
根據京東物流雙11數據顯示,京東物流在全國超300城實現分鐘達配送服務,此外,得益于近年來京東物流面向低線城市及重點縣鎮持續布局物流新基建,93%區縣、84%鄉鎮實現當日達和次日達。
其次,為了保障服務體驗,京東物流上線四大新技術產品,亞洲一號擴建至38座。
不容忽視的是,這分鐘級極致配送服務背后,離不開京東物流多年形成的深厚技術積淀(已在技術上累計投入近750億元)——智能產品研發及智能物流園區等基礎設施建設的持續投入。
雙11預售前2天,京東物流在「2021全球智能物流峰會」上發布了全新升級的四大技術產品:京慧2.0、京東物控、三代天狼以及第五代智能快遞車。這四大技術產品均被應用到雙11。
另外,為備戰雙11,京東物流亞洲一號擴建至38座,亞洲一號內的天狼、地狼、天地狼等,包括新升級的四大技術產品在內的智能存儲、智能搬運、智能分揀和智能揀選眾多機器人產品,成為京東物流從容應對億級訂單的關鍵力量。與此同時,京東物流也在北京“亞洲一號”倉儲中進行基于5G全連接的倉儲機器人規?;瘧茫岣吡舜蟠倨陂g倉儲作業的穩定性與高效性。
以三代天狼系統為例,該系統面向貨到人揀選、線邊存取、合流緩存自動化三大場景,可實現揀貨效率提升3-5倍,揀貨準確率達99.99%,單位面積存儲密度達3倍。
在末端配送上,京東物流還投入了近400輛智能快遞車,分布在全國超25個城市,如北京、天津、蘇州、常熟、蕪湖等,與去年相比送達訂單量大增超200%。
從服務訂單準確率來看,京東物流數據顯示,在技術驅動下,倉儲、攬收、分揀、配送、運輸等全鏈路預測準確率均值高達95%,全國1200多個倉庫全力高效運轉運營,從容應對“雙11”億級包裹配送。
京東物流能有今天如此高效的訂單履約能力,既離不開自身對技術的持續投入,也離不開京東物流對倉儲的全方位布局。京東平臺運營模式是以自營+自建物流為內核,而京東物流在倉儲上的優勢是其能夠從眾多快遞同行中脫穎而出、打造差異化競爭的最核心且最關鍵因素。為此,京東物流也摸索出屬于自己的快遞運作方式——以儲代運。
“以儲代運”是以倉配模式為核心,這種運作方式一方面可以將京東平臺的商品資源集中投入到倉儲網絡,有效減少商品搬運次數,降低快遞運輸成本,提高配送速度;另一方面京東物流的“區域倉-前置倉-末端網點派送”倉配模式,重新調配了商品從京東平臺下單后生成快遞包裹的移動路徑,京東物流可將商品快遞包裹放在離消費者最近的倉內,直接改變包裹運輸的距離,縮短包裹配送時間,更加高時效地將快遞包裹配送到消費者手中。
我們以京東物流烏魯木齊“亞洲一號”智能倉為例,該倉配置了全自動化分揀設備和智能控制系統,新疆消費者下單后,通過智能大腦系統,0.1秒即可將信息發至倉庫,分揀處理能力達100萬件/日,倉內“蟻群算法”讓分揀精準率接近100%。在強大基礎設施與技術后盾支持下,烏魯木齊80%的訂單能夠實現當日達、次日達,新疆其他地區的包裹到達時效也將縮短2天以上。
今年雙11,位于陜西渭南市的藺先生在11月10日在京東平臺下單購買了一箱獼猴桃,11月10日晚上8點剛過,京東小哥就將一箱獼猴桃送到藺先生手里。這一單也成為今年京東物流雙11高潮期送達的第一單。
一般情況下,消費者通過其它平臺下單,物流配送時間都在3天左右,因為它需要快遞公司從全國各地去攬收快遞,然后到轉運中心,再從轉運分散到各地。而在京東平臺下單后,京東物流從城市周邊最近的前置倉將商品快遞包裹調配至最近末端派送網點,實現當日達與次日達。
這里的關鍵點在于京東物流的前瞻性,京東物流以智能倉為核心,通過大數據預測、算法等,可做到“訂單未下,物流先行”。京東平臺自營商品在消費者未下單之前就已提前入庫。京東平臺自營商品的廠家或經銷商直接從工廠源頭拉貨,通過干線物流或支線物流發往京東物流位于各個省市的倉庫;廠商與經銷商可自行送貨,也可向京東物流預約上門攬收的“頭程運輸服務”。
然后,京東物流基于其智能倉內豐富的運營經驗及算法優化、預測,將各類商品調撥到位置最理想的區域配送中心或前端物流中心。
廣發證券相關研究認為,這種“離用戶距離可知”的物流模式是京東物流的核心制勝策略,這使得貨品可以在參照歷史銷量的情況下提前備貨到城市周邊的倉庫,用戶下訂單后即從最近的倉庫發貨,這一保障使京東物流在“211”(當日達、次日達)物流時效服務方面,成為俘獲一二線城市用戶體驗的重要武器。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在倉儲搭建上,京東物流自有倉庫800座,面積約2000萬平米,有1400座京東物流管理的“云倉庫”,倉儲總面積約為1700萬平方米。
此外,京東依托7280個配送站、19萬左右的自有配送人員,以及京東的智能倉儲網絡,京東自營訂單90%可實現當日達或次日送達,滿足“211”限時達(當日上午11點前提交的訂單當日送達,夜里11點前提交的訂單次日15點前送達)的訂單超60%。
事實上,讓京東物流面對“雙11”期間海量訂單可以做到從容應對的最大后盾是京東物流依托倉儲網絡優勢所構建的智能一體化供應鏈。
今年雙11,京東物流推出數智化供應鏈服務產品“智能商務倉與智能移動倉”。像智能商務倉,該倉融合大數據、算法、精準建模以及高品質倉配服務,將預測算法、庫存模型、大數據應用到全國庫存分倉及分倉調撥管理上,這樣一來可以幫助商家提高供應鏈效率,精準預測產品預購買訂單量,減少商品交付節點;二來京東物流也可以充分利用其數據挖掘現有商品資產效率,做到物流先行。
比如前文提到的,京東物流雙11全鏈路預測準確率均值達95%,全國超過300座城市快件實現分鐘達,93%區縣84%鄉鎮實現當日達和次日達,等等。這些雙11戰績正是得益于京東物流在供應鏈上的探索與創新,所打造的高效率一體化供應鏈服務。
不僅如此,在供應鏈支持下,快遞員快遞配送效率、勞動強度也進一步得到改善,收入也得到顯著上漲。京東物流數據顯示,今年雙11,單日收入超千元的京東小哥數量比去年多了50%。
除此,還有在雙11投入運營的陜西智能供應鏈中心。作為京東物流“奔富計劃”重要組成部分的京東陜西智能供應鏈中心于“雙11”正式投入運營,在11月10日晚8點送出了第100萬單。這座西北地區最大的智能供應鏈中心除了分揀、打包等功能之外,還配備了國際先進的自動分選設備,每小時可以分選10噸獼猴桃,真正讓好果子賣上好價錢。
京東物流CEO余睿在「2021全球智能物流峰會」上稱,京東物流的一體化供應鏈服務的實現手段(3S理論),即短鏈、智能和共生。短鏈的核心就是:減少搬運的次數,而確保了“短鏈落地”就需要自建倉儲和智能化投入。即以倉儲為核心的高效協同物流網絡;以數據與算法驅動的運營自動化、管理數字化和決策智能化能力;以及基于需求理解的行業洞察與解決方案能力。
另一邊,京東物流更是將供應鏈服務延伸至農村地區,建立產地供應鏈服務。借助京東物流產地供應鏈,四川春茶、煙臺櫻桃、嶺南荔枝、贛南臍橙、內蒙牛羊肉等全國1000余個產地產業帶的農特產品送往全國,讓消費者不擔心質量、農民不操心銷量,“消費者的菜籃子”和“農民的錢袋子”形成了正向循環,極大助推了鄉村振興。
作為京東物流新加入的伙伴——京喜,表現也令人驚喜,雙11期間,京喜覆蓋全國近300個產業帶,不僅與北京菜籃子運輸達成戰略合作,還直連500多家大型優質蔬菜基地,讓“菜園子”直通“菜籃子”,確保供應、價格雙穩定。同時,在“惠農直采”的基礎上,京喜還力推“強村計劃”,三年覆蓋超10000個鄉村、幫助超1000萬新農人增收。
而在響應“碳排放”上,京東物流通過減量化包裝、新能源車運輸、分布式光伏發電以及智能設備應用等全鏈路節能減碳措施,雙11期間實現累計減碳2.6萬噸。如京東物流快遞包裹使用循環包裝累計達到1135萬次,相當于減少3400噸的一次性垃圾;有1.3萬個品牌與其攜手合作,推廣使用4100萬箱原發包裝。
從2017年京東物流獨立出京東集團開始,便基于自身在“軟”“硬”技術產品實力方面的積累,一直在不斷拓展服務邊界,創造更多價值,通過服務贏得口碑。如今,京東物流已邁出上市的關鍵一步,貨運機場也在籌建當中,接下來,繼續深耕一體化供應鏈服務的京東物流會有何表現,非常值得期待。
中郵無人機(北京)有限公司揭牌
2699 閱讀智能倉儲企業“智世機器人”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
2607 閱讀這家老牌物流巨頭被整合重組,四千多名員工將何去何從?
2040 閱讀2024最值錢的物流上市企業是誰?哪些物流企業被看好,哪些被看跌?
1520 閱讀地緣政治重塑下的全球供應鏈:轉型、挑戰與新秩序
1263 閱讀物流供應鏈領域“吸金”不力,但能給投融資事件頒幾個獎
1259 閱讀16連冠背后,日日順助力智家工廠物流降本增效
1029 閱讀1745億件,快遞業務量增速超預期
1008 閱讀連續5年的“春節主力軍”,德邦為何如此穩?
995 閱讀中遠海運回應被美國國防部列入“中國軍事企業”清單
987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