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快遞市場集中度指數CR8繼續下降——頭部企業市場份額快速上升,且市場份額變化、資本市場表現、投資規模及領域等均已出現分化。在此過程中,企業間的差距也持續拉大,市場競爭格局加速演變。
快遞競爭陣地已轉移
從市場集中度變化來看,快遞市場競爭程度有所加劇,市場競爭從頭部企業與二三線企業之間的競爭轉變為頭部企業之間的競爭。
2011—2019年,快遞與包裹服務品牌集中度指數CR8總體呈現先降后升的趨勢。“十二五”時期,CR8逐年下降,自2011年的82降至2016年的76.7。“十三五”時期,CR8快速提升,自2016年76.7提升至2019年的82.5。值得注意的是,自2020年開始,CR8再次出現了下降的現象。2020年,CR8為82.2,同比下降0.3。2021年,延續了下降趨勢,1—2月,快遞與包裹服務品牌集中度指數CR8跌破80,僅為79.9,且1—4月CR8為80.4,為4年來同期新低,快遞市場競爭程度加劇。
從結構來看,CR8下降主要有3個方面的原因。一是CR8以業務收入為統計口徑,受海外需求激增影響,跨境快遞業務收入增長迅猛。2020年,跨境快遞業務收入同比增長43.6%,是行業業務收入增速的2.5倍,跨境快遞業務收入占行業業務收入的比重提高了2.2個百分點,2021年1—4月又提高了0.9個百分點。而CR8企業中跨境業務收入占比較小,因此收入結構的變化影響集中度指數的變化。二是頭部企業之間競爭加劇,企業間增速出現分化,部分企業收入增速滯后于行業收入增速,制約了市場集中度的提升。三是外部資本的持續涌入,部分新進入企業業務增長非常迅猛,一定程度上加劇市場競爭。
快遞規模制勝趨勢強化
從市場份額變化來看,上市企業市場份額整體提升,且提升速度遠高于市場集中度指數CR8提升速度,規模制勝趨勢強化。
2015—2020年,主要上市快遞企業的市場份額均呈現上升趨勢,中通等6家上市快遞企業市場份額之和從2015年的68%,提升至2020年的83.2%,累計提高15.2個百分點,同期市場集中度指數CR8提高不到5個百分點,市場份額加速向頭部企業集中。從具體企業來看,韻達的市場份額提升速度最快,從2015年的10.3%提升至2020年的17%,提升6.7個百分點;其次是中通,市場份額從14.3%提升至20.4%,提高了近6個百分點;再次為百世,市場份額從6.8%提升至10.2%,提高了3.4個百分點;圓通和順豐市場份額穩步提升,順豐從9.5%提升至9.8%,圓通從14.7%提升至15.2%,分別累計提升了0.5個和0.3個百分點;申通市場份額有所下降,從2015年的12.4%降至2020年的10.6%,下降1.8個百分點。2021年一季度,申通、圓通、中通、韻達同比分別增長91%、88.9%、88.6%和88.5%,均高于行業75%的增速,市場份額繼續向頭部企業集中。
4月16日,國家郵政局發布2021年一季度郵政行業運行情況。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219.3億件,同比增長75.0%;業務收入累計完成2,237.7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45.9%。 其中,同城業務量累計完成27.6億件,同比增長26.0%;異地業務量累計完成186.4億件,同比增長86.0%;國際/中國港澳臺業務量累計完成5.3億件,同比增長67.0%。一季度,同城、異地、國際/中國港澳臺快遞業務量分別占全部快遞業務量的12.6%、85%和2.4%;業務收入分別占全部快遞收入的7.9%、51%和12.8%。與去年同期相比,同城快遞業務量的比重下降4.9個百分點,異地快遞業務量的比重上升5個百分點,國際/中國港澳臺業務量的比重下降0.1個百分點。5月8日,國家郵政局發布《 2020年中國快遞發展指數報告》,其中預測,2021年快遞業務量將超千億件,同比增長20%。預計2021 年快遞業務收入將超萬億元,同比增長18%。這意味著快遞競爭將更加激烈,各參與主體將不斷加碼布局爭奪增量。
上市快遞企業市值分化明顯
從資本市場預期來看,上市快遞企業市值出現分化,龍頭企業市值創新高,馬太效應顯著。
2021年,資本市場對快遞板塊總體看好,上市快遞企業市值之和創歷史新高。一季度,快遞板塊呈現先漲后跌態勢,在2月中旬總市值達到新高,超過7000億元。
快遞板塊市值之和快速上升,一方面是行業整體保持高速增長,增長速度超過預期,資本市場對快遞規模增長持樂觀態度;另一方面,順豐收購嘉里物流等利好事件帶動了板塊整體上揚。但受快遞價格戰和營收情況下降等因素影響,近期快遞企業股價出現不同程度下降,市場中持觀望態度比例增加。
整體來看,順豐和中通股價在一季度創上市以來新高,順豐和中通最高市值分別達到5681億元和2151億元,但部分企業市值創上市歷史新低。企業間市值差距拉大,順豐市值占快遞板塊的一半以上,中通市值占“通達系”的一半以上。
在市場競爭白熱化情況下,資本市場更加傾向于投資行業龍頭企業,營收龍頭順豐和電商快遞規模最大的中通均受到資本市場青睞。隨著價格戰得到緩和,4月開始,快遞板塊市值出現理性回歸。快遞企業投融資更加頻繁,京東物流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安能物流提交港交所上市申請、順豐非公開發行募集200億元、極兔完成18億美元的融資、宅急送融資10億元等,外部資本持續涌入。
快遞重資產化趨勢加強
從企業投資來看,主要快遞企業投資信心十足,企業重資產化趨勢加強,中西部地區和跨境是布局的重點。
2021年,受快遞高速增長影響,快遞企業投資力度明顯加大,重點集中在產業園區和運輸能力建設方面。據順豐2020年年報顯示,截至2020年底,順豐已成功布局50個城市的產業園項目,物流場地土地面積約8721畝,已建成建筑面積約172萬平方米,預計2021年建成項目建筑面積約138萬平方米,未來3年管理運營面積將超500萬平方米。一季度,順豐新增3架全貨機,并啟動上海、鄂州等重點樞紐建設。“通達系”基建投資主要圍繞電商產業園和處理中心自動化升級,韻達、中通、圓通和申通等加大產業園區建設。根據網絡資料梳理,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區,除傳統轉運中心外,疊加智能倉儲、供應鏈等相關功能。
主要快遞企業加大處理能力建設,順豐擬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200億元,一半用于處理能力建設;德邦非公開發行募集6億多元,其中5億元以上用于轉運中心設備升級。
產業鏈整合成重要發展方向
從發展趨勢來看,市場競爭格局加速演變,穩住存量和拓展增量并存,產業鏈整合成為重要發展方向。
從市場需求來看,隨著快遞“進村進廠出海”工程的實施,農村、跨境、供應鏈等新興領域衍生的需求加速釋放,行業增長動能強勁。
根據部分券商預測,2021年快遞業務量規模將超過1000億件,未來5年仍將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企業發展的空間廣闊。
從競爭方式來看,市場競爭已經從價格競爭向資本競爭和服務質量競爭轉變,快遞價格持續觸底,在主管部門的介入下價格有望理性回歸,主要快遞企業均登陸資本市場,融資能力成為市場競爭的重要領域。
從產業協作方式來看,生產數字化步伐明顯加快,市場競爭領域從單一環節競爭向整個產業鏈條競爭轉變,隨著快遞企業服務能力增強,快遞企業依托寄遞渠道拓展冷鏈、智能倉儲、現代供應鏈、快運等多元化業務,向綜合服務商轉型。電商平臺、社區團購、制造企業等與快遞企業合作也在持續深化,快遞成為整合產業鏈條、提升產業競爭力的重要方面。
從市場競爭的結果來看,隨著上下游資源的整合,企業間合作深化,根據資本和業務主要來源不同,企業間抱團趨勢將更加明顯,企業間分化也將更加顯著。
中郵無人機(北京)有限公司揭牌
2741 閱讀智能倉儲企業“智世機器人”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
2649 閱讀這家老牌物流巨頭被整合重組,四千多名員工將何去何從?
2075 閱讀2024最值錢的物流上市企業是誰?哪些物流企業被看好,哪些被看跌?
1590 閱讀地緣政治重塑下的全球供應鏈:轉型、挑戰與新秩序
1298 閱讀物流供應鏈領域“吸金”不力,但能給投融資事件頒幾個獎
1280 閱讀連續5年的“春節主力軍”,德邦為何如此穩?
1170 閱讀16連冠背后,日日順助力智家工廠物流降本增效
1078 閱讀1745億件,快遞業務量增速超預期
1022 閱讀扎根供應鏈創新25年,一家“耐力長跑型”企業的破局啟示
977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