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發酵的阿里增持圓通一事塵埃落定,但并不是傳言中的30%,而是66億增持至25%股份,阿里并不謀求控制權。
從2008年開始,阿里將第一筆物流投資給了百世后,此后12年間,相繼入股圓通、中通、申通、韻達。在完成第一輪入股后,阿里從圓通開始進行第二輪增持計劃,很多人都會疑惑,阿里是不是要全面收編通達百了?
這個擔憂無時無刻不在通達百的從業者中流傳,那么反過來想一想,通達百老板為何要接受阿里的投資?僅僅是流量與資源嗎?
億豹網了解到,目前來看,阿里在各家的投資幾乎都是參股性質,快遞公司之間的全面競爭與戰略布局考量,才是老板們接受入資的核心。
財報顯示,上半年圓通營收與凈利雙雙上漲,業務量追趕步伐不斷加速。在韻達近年來占據業務量老二的位置下,屈居第三的圓通一直低調蟄伏,謀求反超突破。
在韻達上半年營收與凈利雙雙下滑后,盡管市場占有率仍高于圓通不到2個百分點,借勢阿里增持之后,被解讀為是圓通爭二搶一的明顯信號。
而在資本市場,圓通近一年股價逆勢上漲48%,而韻達股價同期下跌27%,兩者市值之差已經在幾十億以內。
在獲得阿里增持的同時,圓通還擬募資不超45億元加強布局網絡樞紐中心和補血。韻達此前也海外募資5億美元用于基建與投資。可以想象,通達系之間接下來的價格戰與市占率爭奪將更加激烈。
另一方面,看似通達百已經占據80%的市場份額,但加盟制快遞的市場爭奪,遠遠沒有到終點。隨著極兔、眾郵、豐網的入局,通達系單票收入較去年同期普遍下降,說明新入局者以價格戰搶占市場,通達系仍在被迫迎戰。
考慮到阿里此次增持后,圓通大股東仍不變,不會對公司經營策略產生實質影響,短期對行業格局影響有限,目前行業仍處在從龍頭競爭到寡頭競爭的過渡期,聚焦主業下的精細化管理能力與服務品質才是勝出的關鍵。
在充分競爭的電商快遞市場,競爭邏輯仍然是,誰能用最低的價格提供最穩定的服務,誰就能占據更大的市場份額,形成更大的規模效應,從而壓縮競爭對手的規模。在業務規模和成本控制這兩個關鍵環節掉隊的人,將逐漸被自然淘汰。
02、下一個流量池在哪里?
再次回到事件本身,實際上,圓通與阿里的關系一直頗為密切。早在2005年,圓通是第一家接入淘寶的快遞公司,成為電商快遞的第一個吃螃蟹者,從此搭上了快車,也帶動其他通達擁抱電商快遞。
“最早圓通加入淘寶時,條件之一是要把每單快遞價格從18元降到12元,圓通老板喻渭蛟咬咬牙才答應。現在這個價格是多少?2塊錢1單發全國。這離不開網絡效應,也離不開阿里菜鳥對行業的數字化。”
試想一下,如果一個10塊錢的商品,快遞費要18元,中國電商絕不可能發展成今天的樣子。或許,如果沒有創新的解決方式,快遞不僅會成為中國商業的瓶頸,也是消費的瓶頸。
作為快遞業后起之秀,2015年圓通日均件量已超千萬,市場占有量躍居行業首位。2016年,圓通更是成功登陸A股,成為中國快遞業第一家上市公司。
億豹網認為,對于快遞公司來說,除了眼前的競爭,也要著眼于布局面向未來的業務。而商流決定物流,必須搞清楚下一個商流在哪。
跨境電商與新零售方興未艾,直播電商和C2M又成為焦點。毫無疑問,阿里掌握著其中不少的話語權。數據統計,2020年中國跨境電商的用戶達2億人,不少跨境商品直接進入菜鳥遍布全國全國的保稅倉網絡,對于通達系快遞而言,這是一個不可錯過的新單量池。
主打用戶個人寄件業務的菜鳥裹裹,可以說是快遞公司網點的“利潤神器”,他們不僅能增收增量,還可以穩定末端網點,就看誰能申請到流量傾斜的政策。當然還有圓通的航空公司,與菜鳥的國際化一道,可以方便的獲取海外的業務量資源。
隨著合作深入,會不會真如外界擔憂:“通達系快遞公司淪為阿里的四肢”?在不斷協同與數字化轉型的路上,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中郵無人機(北京)有限公司揭牌
2447 閱讀智能倉儲企業“智世機器人”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
2383 閱讀這家老牌物流巨頭被整合重組,四千多名員工將何去何從?
1697 閱讀聊聊2025年物流企業如何做營銷規劃
1639 閱讀2024最值錢的物流上市企業是誰?哪些物流企業被看好,哪些被看跌?
1086 閱讀地緣政治重塑下的全球供應鏈:轉型、挑戰與新秩序
1046 閱讀極兔速遞2024年第四季度包裹量增長32.5% 全球日均單量超8000萬件
1070 閱讀物流供應鏈領域“吸金”不力,但能給投融資事件頒幾個獎
1007 閱讀2024LOG供應鏈物流?突破創新獎候選案例——準時達國際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931 閱讀京東緊急馳援西藏震區,首批救援物資已由專車送出
983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