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常態變化下,傳統的手段已經不能夠持久,比如靠人力的堆集,靠設備的堆集。一方面擠壓了合約物流商的利潤空間,同時也制約了貨主端降本增效的手段和選擇。
所以我們要利用互聯網以及云技術去構建新的核心執行力,或者核心的生產力。怎么做呢?
演講嘉賓:科箭軟件科技常務副總經理許效軍
(本文根據9月1日由物流沙龍舉辦的“2017年合同物流創新發展高峰論壇-遇見物流新物種”現場錄音整理)
大家好!
剛才聽了兩個貨主、兩個物流公司的高管談及他們對合同物流的思考。我們是服務于貨主和三方物流公司。這些年來,科箭一直致力于為貨主和專業物流服務商、合約物流服務商提供供應鏈解決方案。隨著互聯網、大數據、云技術不斷的發展,我們也在不斷的嘗試,希望能夠有一些創新和突破,看看怎么樣更好幫助大家。接下來和大家分享一下,科箭在這一塊的思考和成果。
最近幾年,我覺得中國供應鏈業態發生了特別巨大的變化,這個變化有多種多樣的因素。最重要的一點表現,我稱之為波動是一種新的常態。
京東的618,天貓的雙11對物流服務商壓力是很大的,訂單可能是平時的10倍甚至更高倍數的增長,使得物流非常態波動變成一種常態的變化。
其次供應鏈業務數據量激增,本來傳統用EXCEL表、電話、郵件就可以處理的,但在這些波動來的時候,數倍的數據量增長,再去用傳統的郵件、電話、EXCEL表可能已經處理不過來了。
第三個變化先進信息技術變得觸手可及,今天很多同事是坐飛機過來的,大家看到機場的廣告已經被BAT占據了,特別是深圳、上海、北京的機場,另外還有金蝶、用友、SAP、Oracle等,他們以前的廣告講的是能力,現在就只說云服務了,這些先進的信息技術變得觸手可及。
再一個是端到端協同可視化會成為現實,相信在座很多人有在京東上購物的經驗,下了單以后,在你的手機上可以看到物流的狀態,京東倉庫作業是怎么樣的,用APP看到實時的位置,這是很好的現象,這些都給供應鏈服務帶來一個急劇的沖擊。
對于今天的在座各位,無論你是貨主方還是合同物流服務商,怎么應對這樣的變化?
有這么幾點可以供參考:對于波動的常態,可以用快來應對快速變化,要借助云技術的力量,比如云技術的彈性計算。在波動來臨的時候,可以快速擴充服務能力,對于系統性能,原來一小時可以處理5萬單,通過彈性計算擴充后,就可以處理20萬單。而這樣的服務能力,你只需要付出一兩周的使用成本。
第二個是要挖掘數據價值,既然數據量激增,有了GPS跟蹤信息、有了客戶反饋信息,就可以通過云技術把這些數據匯集起來,對數據進行挖掘。
同時供應鏈是一個完全開放性的網絡,把它們連接起來,能夠實現數據在供應鏈的分享,大家一定要記住,我們在做供應鏈的時候,在整個供應鏈鏈條對于貨主來講,是完全開放性的,對于三方物流來講更是如此。
第三個是要通過社交化移動應用,實時連接機器及人,讓一個貨主在私有網絡把整個供應鏈所有參與者的連接起來基本是不可能的,只有借助云技術能力才能把所有參與的設備和人連接起來,有了這樣一些應用以后,就可以通過云計算連接實現端到端供應鏈的協同。
所以,在市場急劇變化和云IT技術變化的情況下,貨主和合同物流在市場競爭下會產生一個新的變化,我稱之為獲取雙贏的模式:一個是貨主和三方物流商協同的雙贏,一個是三方物流公司之間協同的雙贏。
在新常態變化下,傳統的手段已經不能夠持久,比如靠人力的堆集,靠設備的堆集。一方面擠壓了合約物流商的利潤空間,同時也制約了貨主端降本增效的手段和選擇。
所以我們要利用互聯網云技術去構建新的核心執行力,或者核心的生產力。怎么做呢?有幾點:
第一個利用云技術搭建新的供應鏈的執行力,能夠快速適配供應鏈上下游的伙伴。物流公司服務能力不統一,怎么樣能夠統一他們的服務水平對于貨主來說很重要;原來把2C物流業務交給快遞公司做,但現在貨主能不能直接和最終消費者進行對話? 對合約物流商來說,如何能讓供應商伙伴協同提供高標準的服務?所以,新的供應鏈要能夠快速適配你上下游的合作伙伴;
同時利用新的云技術,也不能投入很高的成本,信息化投資要能夠快速的得到回報。同時要積極擁抱新的技術,通過開放積極的響應,這樣才可以做到端到端的透明。
以前大家對供應鏈強調“三流合一”:物流、信息流、資金流,我認為,現在還要再加上一個新的要素 - 人的要素,供應鏈從工廠出來到最終客戶手上,特別是中國物流服務市場的特點,需要經過無數人的手,經過漫長的過程才會從工廠交到客戶端手上,因此人的要素要作為供應鏈核心要素考慮。
怎么樣把人納入進來?就是要利用移動和社交的技術,相信在座每一位都在用智能手機,都在用微信,還有很多APP,這些都可以充分利用起來。把這些東西連接起來之后,就可以利用大數據服務,這樣才能夠形成新的數字化供應鏈網絡,去連接人的協同和大數據應用,達到降本增效。
有了這樣的連接和智慧應用以后,就可以實現供應鏈的即插即用,以前用電腦顯卡、網卡是即插即用,在新的業態、新的技術支撐下,供應鏈也要實現即插即用,原來只是成品配送到經銷商,現在要把供應商納入進來是否可行?貨主希望貨發了以后,客戶能實時收到信息,貨送到之后,客戶能在線給到反饋和評價等等,新的數字供應鏈能夠讓全鏈條業務參與方實現即插即用。
有了云計算為基礎的供應鏈以后,把人、物流、信息流、資金流連接在一起,把所有的伙伴連接在一起,才可以打通供應鏈的數據鏈。有了數據以后,就可以做進一步基于數據的優化和挖掘分析,尋找流程優化和成本優化的空間。有了這樣的分析和決策,才能夠快速響應,應對現在物流波動的常態。
剛才講的是整個供應鏈方面的內容,落到實處,落到實操方面,主要是兩塊,一個是運輸管理,一個是倉儲管理。
在運輸管理方面,我總結了4點,我們要考慮和應對的挑戰:協同,成本、效率和真實。
所謂協同,就是把從工廠到客戶,到最終用戶之間漫長的過程和信息鏈打通,實時共享和追溯。
效率就是利用新的技術手段,釋放人的能力,不再依賴于人力的投入,能夠讓系統做讓系統做。
成本就是通過優化運輸方案,尋找一個更好的運輸模型,這樣既節約了貨主的運輸成本,同時還不去擠壓合約物流商利潤空間。
還有一個是真實性和KPI,因為數據是實時的,是連接的,信息實時反饋回來,信息數據真實性值得信賴,KPI考核才真正變的有意義。
對于倉儲來講,云服務可以讓你從容面對很多挑戰。我舉一個例子,以前一個貨主要合約物流商在一個新的城市開一個倉庫,只需要幾百平方米,作為合約物流商來講需要去找一個幾百平方米的倉庫,傳統的做法是必須到那邊部署一個無線的網絡和VPN,才能把WMS延伸過去。
現在利用移動互聯的普及,利用各種無線互聯技術,你只需要在那邊有一個智能手機,在上面裝一個APP,連一個藍牙掃描槍,WMS就通過去了,這個以前是很難做到的,這樣的新方法帶來的實實在在的降本增效。
昨天有一個最新的新聞,中國聯通剛剛推出真正的不限流量的套餐,我只是看了一下標題,沒有看具體內容。但這樣的一些新的互聯網變化,都可以引入到供應鏈應用里面,幫助我們從容應對挑戰。
正是基于這樣的考慮,科箭在供應鏈雖然是老兵,但一直在嘗試突破。我們花了很多年時間,從2013年開始就設計規劃這樣的新的供應鏈執行工具,我們稱之為供應鏈一體化云套件,Power SCM云套件。
基于互聯網,基于云服務的云套件;系統從多個系統變成一體化平臺,真正做一個實時透明的供應鏈,做到數據真實可用,能夠整合倉配資源,不僅僅是貨主的資源,包括合約物流商的資源,包括合約物流商生態或者伙伴的資源,都整合在一起。
Power SCM云套件主要有三個核心,一個是OMS云,一個是TMS云,還有一個是WMS云,其他云應用也是必不可少的,移動應用,社交應用,大數據的分析,路線的優化,開放的平臺等等,都是把它整合云端,而且我們選取整合的伙伴都是行業最領先的。
對于一體化的倉配平臺,實現主數據標準化管理,整個供應鏈過程使用的是統一的數據。同時要做開放的平臺,前端貨主有各種各樣的系統,我們要去對接,整合貨主各種各樣的信息系統。后端能夠通過這個平臺,在內部整合物流資源,對于參與的人能夠通過移動和社交應用連接。這樣就形成了倉配一體化運作,時間關系,細節就不細說了。
在移動端我們希望能夠幫助客戶覆蓋供應鏈執行全過程,不論你是貨主,司機還是客戶,都能夠通過手機實時參與這樣的信息,包括WMS手機應用和TMS手機應用。同時中國物流市場現狀,很難讓所有的人裝手機APP,我們將微信公眾號等社交應用進行無縫集成,能夠通過微信公眾號連接起來,根據供應鏈不同節點實時推送信息。
此文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物流沙龍立場
END
相關推薦
水哥:2017年度合同物流行業發展研究報告解讀
30億框住的合同物流企業如何突圍?做科技型合同物流企業!
傳統合同物流未來如何突圍?世界前沿企業高管們給出了答案!
來源|
2024最值錢的物流上市企業是誰?哪些物流企業被看好,哪些被看跌?
1695 閱讀地緣政治重塑下的全球供應鏈:轉型、挑戰與新秩序
1354 閱讀物流供應鏈領域“吸金”不力,但能給投融資事件頒幾個獎
1350 閱讀連續5年的“春節主力軍”,德邦為何如此穩?
1240 閱讀扎根供應鏈創新25年,一家“耐力長跑型”企業的破局啟示
991 閱讀中遠海運回應被美國國防部列入“中國軍事企業”清單
1001 閱讀CES 2025:NVIDIA OMNIVERSE驅動的智能倉儲數字孿生革命
1021 閱讀拼多多引領電商西進:帝王蟹進村,非遺剪紙出山
954 閱讀制造業企業,不要逼物流公司降價了!
837 閱讀滿幫旗下山恩保險經紀2024年聯合保險公司提供9970億元貨運風險兜底
815 閱讀